广州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其自主研发的核心系统在国内行业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却因并购机会遭遇“滑铁卢”。6月2日晚上,在清华大学举行的“雪花啤酒.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全国高校行”公益活动上,知遇网CEO陈畅分析指出,具有技术优势也未必能创业成功,大学生创新创业要走出7大认识误区,以免“走火入魔”。
技术优势=创业成功?
案例:天津津科翰林电纸书。2000年,天津津科推出首部阅读不耗电的电子书,被列入天津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2年,该款电子书获国家科技部“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翰林电纸书比2007年上市的亚马逊kindle足足早了7年,却一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即使现在电纸书风靡的今天,翰林电纸书的知名度也远不如汉王电纸书。
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想创业的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大学生具有技术优势,有的甚至握有专利,但是创业是一种商业行为,技术的先进性不等于成熟性,技术优势不等同于商业优势。另外,技术型创业有投入周期,技术转变为产品再成为盈利产品是需要时间的,不要乐观估计技术的成熟性,在技术创业之前必须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和论证,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商业和管理的学习与理解。
大项目才是真正的创业?
案例:被誉为“大连阿信”的王晓芹,40岁身患恶性乳腺肿瘤、却用7万元治病的钱创业,12年后创造了亿万财富。王晓芹起步创业时是自己干个体站柜台销售甲鱼,她采用全国首创的甲鱼“四步去腥法”现场为顾客服务,深受寻常百姓的青睐;后来,她注册公司又延伸产业链开始养殖甲鱼,每只死掉的甲鱼都要亲手解剖,成了甲鱼养殖专家,如今的“晓芹甲鱼”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品牌。随后,她为了让海参走上百姓餐桌,亲自做实验,煮烂了千余斤海参,第一次把鲜参加工成即食海参。如今“晓芹海参”年产值超过2.5亿元。
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理工科大学生,尤其是名牌学校的大学生,看不上没有技术含量的、以及不激动人心的项目和商业模式,而创业初期更重要的是现金流,在此基础上发挥优势和抓住机会,从自己能做的做起,从某个细分市场切入,或者利用技术的先进性先为大公司做外包,获得收入才能支持自己的快速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