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成功的商业模式就一定成功?
案例:“8848”成立于1999年,是最早复制美国电子商务盈利模式的中国电子商务网站;该网站2000年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中国最热门的电子商务站点”;2001年,CNNIC调查显示,8848是中国被用户访问最多的工业和商业类网站。但是互联网泡沫的影响,加上当时电子商务环境不完备,风险投资过多介入管理等,使得8848迅速倒闭,之后东山再起,经历再倒闭,现在点击8848网址指向的却是一个淘宝推广导购网站。
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风险投资在选择项目时有时候会看这样的项目在国外是否有成功案例,但商业模式是一定要落地的。在国外成功并不意味着国内也能成功,别人成功不意味着自己也能成功。客户的购买和消费模式、市场发育程度等,都对商业模式的应用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因此,理工科类的大学生们在创业时需要把握对商业模式的复制和本土化的度。
创业大赛成功=创业成功?
案例:昌平区青年创业导师、好投网共同创始人兼主编户才和,在2000年全国创业计划大赛获金奖,但是因为专利归属问题却一直未能实现创业。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7年时间先后在《投资与合作》、《新财富》、《互联网周刊》等杂志担任记者、编辑、主笔,直到2008年才与他人合伙创办了“好投网”。
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如今各类创业大赛层出不穷,为大学生了解创业、尝试创业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但是创业大赛不同于真正的创业,真实的创业过程中,最终的评委是客户,其间可能面临的各类困难都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准备,在时机成熟之前,不妨先到行业领先公司或其他创业型公司历练,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对市场和商业的理解力。
好朋友=好团队?
案例:三夫户外张恒。1996年,张恒从北大毕业,他和两个大学好友共同创立了一家多媒体软件开发公司。一年后公司宣告失败,好朋友团队被迫解散,张恒负债20多万元。其后,他又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户外行业,创办三夫户外。目前三夫成为国内户外知名品牌,在各大城市拥有20多家门店。
人力资源专家、知遇网CEO陈畅解读:好友共同创业成功的案例不少,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是好朋友就一定成为创业的好伙伴。价值观一致、能力和经验互补、明确的决策模式是建立好团队的必要条件。理工科的创业团队容易都偏于技术,使得创业过程缺少对市场和商业的把握。技术型创业要特别注意吸收理解技术而擅长商业运作的团队伙伴,而且应当在实际的合作中磨合和达到默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