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这条至理名言在很多高校学生心中早已松动。记者近日在哈尔滨市各高校走访时发现,越来越多的高校学子热衷于经商活动。
在各高校的揭示板上,记者见到很多诚征校园代理商的广告。学生告诉记者,校园代理就是在校园内销售某一种商品,分校园总代理、校园区域代理、学生寝室楼代理等,这是一个金字塔式的销售网。有的寝室楼内几乎每层楼都有一个或多个这样的代理。代理的商品也五花八门,有多种品牌的化妆品、电池、小灵通、电话卡、网卡、电脑等,连送衣服到洗衣店都有专门的代理。
经学生介绍,记者找到了黑龙江大学A区化妆品代理的寝室,寝室门外挂着一个漂亮的留言卡,上面写着这位代理的姓名、电话,标注如她不在,请写下所需商品,回来后上门送货等。当时这位代理正在备考,所以她让记者自己开柜选择。记者发现,柜子里有近百瓶化妆品,大体有七八个品牌。这位同学说,这些品牌她都代理,所有商品都五折--八五折销售,多买还有赠品。
高晓飞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大三学生,见到记者,他递过一张印着“哈尔滨通信公司互联网营销中心客户经理”的名片。他说,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在外兼职,“只要你能把活儿干明白,公司一般不问你的身份。”记者在采访期间接触了很多大学生,他们都是某某公司的业务代表、业务经理、主管等。
一些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大都从大一下半年开始加入经商“大军”,大二、大三经商的同学就更多。一位大三的学生说,他们系有三分之二的同学都有过经商经历,大学校园里“纯学习”的学生已经很少,很多学生都认为“什么都不行了,才去学习。”
贫困和就业的压力成就“学子商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贫困和就业的压力是这些学生走上经商之路的主要原因。
东北林业大学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现在各高校贫困生比例越来越高,个别院系已高达40%,这些学生大都是来自偏远农村,家庭十分贫困。“现在供一个大学生四年下来至少得六七万元,这对他们的家长来说是一辈子也赚不来的巨额数字,如果不经商,有些学生连学业都难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