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新闻→新闻
    


港校毕业生回沪求职遇尴尬 输给月薪3千的海归


cye.com.cn 时间:2007-8-20 11:36:43 来源:上海青年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四年后】

  内地企业:许多“港归”期望值太高

  对于目前这批来自香港的“海归”生在内地市场上不好找工作的情况,一位世界500强企业驻上海分公司的人事总监表示:“一方面是毕业生本身对工作挑剔,挑三拣四,最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很普遍;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企业变得很现实,‘唯学历论’已经一去不返,‘不惟学历、只惟能力’成了许多企业用人的‘真经’”。这位人士坦言,“我本人就留过学,虽然当初是公费性质的,但自己还是花了好多钱,很清楚‘海归’到底有多少分量。在这个职场上,留美与留英就相差很大,更何况是‘留港’,不外乎有些人是抱着‘镀金’想法的。这些毕业生必须要坦然面对现实,毕竟人才供求状况是由价值规律决定的。”

  在张江等创业园区,中小企业对于这些“港归”又有着其他的看法。“从整体来说,‘港归’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和国际化视野,找份工作不成问题。但很多人期望值太高,总想找份高职又高薪的工作,我们这些‘小庙’供不起着这些‘大菩萨’。”

  香港企业:内地赴港生不具竞争优势

  “与香港土生土长的毕业生或者留学海外的毕业生相比,在香港读大学的内地毕业生不具有优势。”在采访中,香港和记黄埔的一位人事助理坦言,内地毕业生在香港就业环境中不具很强的竞争力。“其中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一方面,内地学生生活压力大,所以对薪资要求高,同时用人单位也会考虑人力成本核算的问题。另一方面,香港是每个角落都‘烙’上国际化的城市,很多内地学生会在这里表现出这样那样的不适应。比如很多内地学生甚至不会在西餐桌上使用刀叉。”

  除此之外,从大的就业环境上,看同上海的人才市场相似,香港近年来本身的就业形势就不容乐观。对于这些外来客,很多企业会流露出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观念。加上社会大背景下方方面面的关系网,对于无根无源的内地生而言,就业形势就更加紧迫了。

  “港归”学子:经历比资历更宝贵

  在香港求学的4年中,这群在上海这片土地上生活了18年、第一批“吃螃蟹”的学生曾面临怎样的挑战?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他们身上又发生哪些变化?本报记者通过采访发现,无论毕业后的职业走向如何,至少,在香港的4年求学经历,给了他们一笔受用终身的财富。而香港高校人士亦表示:近年来,赴港求学的内地学子越来越理智了。

  蜕变1英粤双语改变交流心态

  4年前,原本想报复旦、交大的张薇最终选择报考香港大学;4年后,原本那个懵懂的女孩已经蜕变成成熟自信、仪态大方的时尚女性。今年刚刚毕业的张薇,目前正实习于香港金融管理局。与此同时,来自香港多个金融机构的高层也欢迎她加入。回忆起4年的求学生涯,张薇用一句话来概括:“痛并快乐着。”

  香港大学优良的教学环境给张薇提供了一心向学的客观条件,但烦恼也随之袭来。香港很多同学的交流语言是粤语,这给仅会说普通话的上海女孩儿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教师的英文授课方式,也让她一度不适应。就是在“时而后悔来这里,时而憧憬未来”的矛盾中,张薇开始了在香港大学的4年学习生活。

  “全英文教学是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授课方式最大的不同。尽管我很努力地在短时间内适应英文授课模式,但在听力、口语方面的劣势仍然影响和限制了我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这对我这个高考英语拿135分的尖子生而言,自信心上无疑是不小的打击。与此同时,广东话又成为了一道横跨在我面前的鸿沟,在一段时期内,我甚至不愿意开口说话,整个人相当自卑。”

  但张薇很快发现,原来一切并非如自己想象的那般糟糕:在心情不好时,老师们愿意听自己的倾诉,并提供解决方案。由于同学们来自世界各地,语言的障碍并非自己独有。就是在彼此摸索对方的谈话意思中,小张的英语、粤语水平取得突飞猛进,与人交流的方式与心态也全部得到了改变。

  蜕变2强度课程逼出学习能力

  “香港不少大学专业的学制只有3年。这3年还比内地高校的3年短很多,所以时间相当紧张,学生的压力很大。”对于浸会大学的甘宁来说,初到香港的日子,平时功课非常忙碌,期末考试的时候更要忙到“底朝天”。

  香港的大学比内地高校的学制少一年,但是以治学严谨著称,这就意味着要把4年的内容压缩到3年来学,学习节奏非常快,一般4月就要开始筹备考试,而且春节、复活节很多节日都放假,用来学习的时间很紧张,让“觉得到香港,压力会减少一点,享受电视剧里轻松的大学生活”的甘宁一时难以适应。

  就是平时,教学的节奏也颇为急促。老师讲课用的多是PPT,上课内容学生都要事先去打印好,连教科书也是老师把书单以邮件的形式发给每个人,学生自己到书店里去购买。每一个课程不只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平时还要交一些论文,做一些演讲,这让甘宁在一开始有些不知所措。

  但是很快,甘宁就发现并尝到了这种教育模式的甜头。“譬如我们有很多学生跟老师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也会学到一些可能以前学不到的知识。一开始有一门课叫做认识香港,老师就选定一个话题,四五个学生一组采访当地跟这个话题相关的人,采访以后会做成短片,在上课的时候我们播放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报告。如果反映好的话,也可以接受同学的提问和老师的提问,就会觉得蛮有意思的。”

  甘宁表示:“在香港读书之后,明显感觉视野开阔了,性格上也成熟了不少。就今后的发展来说,‘港归’的资历是重要的,但这段经历所带给我的东西更重要、更宝贵。”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BTV13日节目录制观众报名 ·上海谈商论道创业系列讲座
·创业网寻战略投资合作伙伴 ·80后创富论坛共创未来30年
·创业网向网友征集网站建议 ·北京新闻广播9月24日节目
·金口财总裁演说行销特训营 ·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
·七彩公司招募大学生创业者 ·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活动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