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同期进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除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外,其他9个专业的就业率均低于本科毕业生的总体平均就业率。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热门专业反而拖了全市大学生就业的“后腿”。
今年的情况也不例外。来自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最新信息表明,目前,道路桥梁、材料工程、机械等理工类专业就业形势较好,经济、管理、贸易等专业需求量下降了17%。
高校专业设置结构欠完善,“热门”专业却成了用人需求的“冷门”,这已成了制约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瓶颈”。由于相似专业的毕业生实在太多,而专业的技术含量又相对不高,导致很多学生不得不在择业时考虑转行。
在招聘中,用人单位对大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理论脱离实践”也反映强烈。“干我们这一行所必需的他(学校)不教,他(学校)教的我们又往往用不上。”有招聘单位很不客气地指出。
在去年底召开的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市教委副主任赵为粮明确表示:“我们正在对高校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
“凡进必考”成“拦路虎”
城口、秀山等边远地区的学校每到招人季节都很郁闷。由于师范生“凡进必考”———必须通过当地区县事业单位的统一考试,否则无效,而考试内容又与需求脱节。于是这样的情形时有发生:自己看中的人往往通不过考试,通得过考试的人却不一定能胜任这份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