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浩便是逐渐看到了自己渴望创业、渴望成功的心。年前,他虽然在张江一家高科技企业,拿着几千元的实习工资,而且即将转正。为了创业,他还是毅然辞职,准备赤手空拳打天下。“父母、女朋友都反对。”李文浩说。
大学生创业者大都积蓄有限,因此减轻他们的成本压力帮助他们创业有积极作用。
上海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就业促进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大奔认为,政府要尽量减轻创业成本,降低创业风险,考虑某些工作允许在家庭注册,是一个途径。
这个建议包含在2月份上海推出的工商“创业八条”里: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册公司;从事翻译服务、软件设计开发等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公共安全的企业,允许其在区县政府提供的场地中集中登记等。
工商“创业八条”让有志创业的大学生纷纷试水。截至3月底,上海已诞生大学生创业企业146家,出资者234人,其中大学生投资者192人,80%的企业以各区提供的集中登记点为企业注册地。
朱江是复旦大学生创业园的一位经理,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大学生创业辅导工作。朱江表示,以往工商注册、税务、公司账户等就要耗掉很长时间,将创业者磨得没有生气,新政实施后,大大缩短了时间,减少了精力消耗。
不打无准备之仗
尽管有注册资本“零首付”的优惠政策,资金不足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仍是很大的风险。能撑多长时间?多久能融到资金?
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光电子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何兵也是首批“零首付”注册公司的受益者,不过,他已经是第二次创业了。两年多前,何兵和朋友合作创办了一家计算机信息公司,那时的20万注册资本,是到处凑来的,一部分从亲戚处借来,到现在还没还。
这次何兵注册的上海奇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需要在两年内缴足。经济环境不好,赚钱不易,但何兵对CBN记者表示,他有信心在两年内挣到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