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南京师范大学附近的汉口西路是一条创业街,不少大学生在这里摆设地摊,经营时尚服饰和各类文化用品,绝大部分经营状况良好,特别是每年大学新生入校后,各店生意非常红火。另外,南京不少高校在校园里专门开辟了超市、报亭等,勤工助学的同学可以卖报纸、文具以及生活用品等,赚取生活费。另外一些高校会定期举办跳蚤市场,有很多大学生通过摆地摊的方式来进行商品交易。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许多大学生认为,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大海,随时有危险,但是仍有不少大学生选择“小本经营”,通过摆地摊、开网店等多种简单操作的形式来赚取第一桶金。
摆地摊积累创业经验
“摆地摊,面子全都得放下来,什么困难都可能遇到。”方全胜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大一时,他为躲避城管,“打游击”似的摆过近3个月的地摊,主要卖数码产品。“今天摆,明天收,顾客都对你不信任,对售后服务不放心,顾客自然非常少。”摆地摊的经历,让方全胜认识到实体店的优势,也领悟到不少生意经,比如要注重进货渠道,尽量避免多次“转手”,否则利润太低,他十分看重对顾客的服务,“我们做到同价质优,加上优质售后,就不怕没市场”。跟同行竞争,他学会了让利,同样一副耳机,商场和超市里都要卖22元,他只卖15元;同样一个U盘,数码广场里要卖上百元,他只卖55元。
短短一年,方全胜从摆地摊成功“升级”为拥有两家连锁数码店的学生老板。他精心打造了数码店的服务理念:这里什么都有,这里从不关门,这里东西很便宜。
比起摆地摊打游击,方全胜认为实体店经营简直轻松多了。但他至今感谢那段“不轻松”的摆地摊经历。现在,他一个月能正常进账4000多元,因为业务繁忙,他还招聘大学生过来帮忙。
记者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大学生在摆地摊的过程中体会了创业的艰辛,他们并不看重能赚多少钱,而是更加注重这种经历所带给他们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