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大厨”谢晓飞从摆地摊开始,就遇到了一系列麻烦。附近居民嫌油烟太重,他们的“移动厨房”不得不一天换两个地方。有好几次,因为去得晚了,他们的“地盘”被别人占了,谢晓飞就耐心地跟对方交涉,帮人家重新找地方,直到人家满意为止。刚摆摊不久,一个同行曾找到他们“叫板”:“你们炒的菜我也会,不见得比你们炒得差。”这让谢晓飞很揪心,他认为,即使是摆地摊,要是没特色,生意就很难做起来。于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特色,自选配菜的半自助炒菜是他们打出的特色招牌,顾客可以根据自己喜好任意挑选蔬菜让他们炒。最近他们又准备推出特色水果炒饭。
谢晓飞认为,现在摆摊是为以后真正的创业打基础。要开店做老板,光会做菜是不行的,还需要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知识。“能赚钱最好,不能赚钱也是一份宝贵的经验积累。”谢晓飞笑着说。
大学生摆地摊应该规范
“大学生去摆地摊,大家一开始都接受不了。国外的大学生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做导游、驾驶员的比比皆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建立一种宽容的创业文化氛围,能够养活自己都是光荣的。”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任雷鸣说,大学生能跨越这一步,说明他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变化。摆地摊的积极意义是培养了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创业能力,也让他们尝到了创业的艰辛,因此,大学生会更加珍惜创业成果,也会更加珍惜将来的就业机会。
泰州教育学会副会长戈致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摆地摊必须要接触做生意的基本流程,进什么卖什么货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地摊摆在哪里要做好选择,进货之前要进行成本核算,进货的质量、价格、渠道要把关,要了解其他同类商品的价格,怎么样与对手竞争同时保证利润等等,这些都是创业经验的积累。戈致中认为,让学生早点接触市场经济是好事,摆地摊可以维持日常的生活,但不能作为今后的终身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