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教育需从入学开始
cye.com.cn
时间:2009-4-27 9:32: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我来说两句 |
|
|
从入学开始,重视创业教育 过去,高校就业教育大多只面向毕业班的学生,非毕业班的学生没有“预警”机制,缺乏危机意识。2007年12月,教育部发出通知,提倡所有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必修课,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 去年,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结合自身特色,从大一开始,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课程。针对每名学生的兴趣、特长等个性因素,进行职业生涯测评,给予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建议。班级辅导员要跟踪每名学生的职业设计,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对其职业设计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学生一入学,就有合理的职业规划,填补了高考后出现的目标空白,使他们做事更有动力,这对学风建设也有好的引导。”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党委工作人员朱建华告诉记者。 2009年3月,东北师范大学创办了国内首家大学生就业案例库,并精选出版3本“案例型”就业指导教材,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了原汁原味、极具借鉴意义的求职典型案例,同学们可以从中汲取经验、吸取教训。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创业”正成为热门词语。大学生不再仅仅停留于找工作,而是勇敢地创造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各地高校在就业教育中,日益重视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氛围,出台支持创业的政策措施,搭建富有实效的创业平台,使大学生不仅“愿创业”,而且“能创业”、“创成业”。 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的318所高校的795名教师参加了团中央、全国青联组织的KAB创业教育项目,清华大学、黑龙江大学等94所高校开设了“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41所高校成立了KAB创业俱乐部,我国正探索建立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教育之路。 中南大学开办了创业教育培训班,并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创业实践基地。目前,该校已建成17个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628个创业依托基地、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为毕业生搭起创业的“舞台”。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大学生的求职心理也成为高校就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日前,南开大学编撰印制了《求职心理宝典》,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常识等。
|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