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上月出台“17条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年内成都的一圈层(五城区+高新区)和二圈层(双流、郫县、青白江、温江、龙泉、新津)将全面铺开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明年内第三圈层(其他市县)也将全面启动大学生创业园区。
●“一区一园,错位发展”,主城区主要面向高科技和现代服务业,二圈层区(县)可为现代农业和工业提供发展空间。截至6月底,团市委已收集到700个项目,其中“精品”项目近40个。项目将再分布到12个大学生创业园区。
●大学生创业项目经过审核入驻园区后,孵化中心会制定一个时间表,如果项目不能按时完成则“退赛”。从今年3月到现在,温江区大学生创业园已接受25个项目,已经有2个项目被终止,离开了园区。
当中国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园——西部大学生科技创业园 2001年2月在成都高新区高调登场时,其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可容纳200家企业的园区规划十分宏大。然而记者采访中获知,到2006年,这个引领“中国第一”的创业园,就只有4家大学生公司还在运营了。
当人们用怀疑的眼光审视大学生创业园时,今年7月7日,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高新区大学生创业园已吸引95家大学生创业团队,带动650名大学生实现就业。”
时隔两年,一度沉寂的大学生创业园又热起来了。背后有怎样的推手?记者走进成都大学生创业园一探究竟。
出台鼓励创业的“17条措施”
“大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园,不仅仅是解决就业问题,更是为了人才抄底,把成都打造成西部创业环境最优的城市。”成都市团委创业办公室负责人说。
6月10日,成都市金牛区大学生创业园区破土动工。至此,成都市“一、二圈层大学生创业园区全面启动”,成都市12个大学生创业园,全部齐齐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