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杰英曾致力于对当代中国青年就业与创业状况进行研究。他说,扶持青年创业不能无偿帮助,应当向创业青年施加一定的还款压力。目前,世界各国对青年创业的扶持以低息贷款为主要手段。
郗杰英建议,青年创业基金需要完善两套机制——青年创业项目评估机制和青年创业项目核销机制,前者用来对优秀的创业项目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资助项目的质量,提高创业成功率。后者用来评定是否“创业失败”,如果创业失败,可以减免欠款或采取其他辅助措施。
对此,一位具有多年企业投资经验的人士指出,形成一套通用项目评估机制的可能性非常小。“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创业方法,一个行业里又有很多类别分支,不可能把所有Cye.com.cn创业项目都揉在一起,用一套统一的标准来判断,可行性很小。”这位人士说,扶持一个创业项目最“科学”的方法,是聘请专家团队对创业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挑选和后期跟进指导,但如此扶持,其成本之高“绝对会超出共青团所能承受的范围”。
这位人士建议,创业基金应尽量避免直接扶持某个创业项目,而要尽可能多地采用无息贷款的方式循环使用手头的资金,“毕竟是做公益,当然是帮助的人越多越好。关键是在筛选帮扶对象时要把好关,帮扶对象要有诚信,将来能还钱。”
采访中,记者发现,各地的青年创业基金管理者都在尝试探索一些循环使用资金的新方法,有的想法颇为“大胆”。
湖南省青基会副秘书长黄丹华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创业基金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向优秀青年创业者提供资金,一旦创业成功,就可以将股份套现,套现所得全部回流到创业基金,继续帮助其他青年创业。
黄丹华说,是否会进行大胆的风险投资实践,自己心里其实也没底,“要根据捐款企业的意愿来,如果捐款方愿意,那就邀请捐款企业风险投资部门的专业人员义务参与进来,帮助挑选项目,后期跟进也可以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指出:“想法是不错,但实践起来也有困难。搞风投的是不是肯来义务帮忙是一个问题,另外,就算他们肯来帮忙,按他们的评价标准,很有可能到最后没一个项目符合标准。让这些搞风投的专家一年来做一两次讲座,搞一次培训还比较可行。”
说到培训,郗杰英也特别强调,团组织参与扶持青年就业创业,一定不能忘了做培训,“我知道上海有个导师带徒的方法,由成功的青年企业家以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形式,定期指导几个青年创业。青联、青企协汇聚了许多青年精英,可以利用这一资源指导青年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