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前不久,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局势,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开阔思路、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工作?今天刊发的几位专家的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迅速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经济增速趋缓、出口下滑,对就业造成了很大影响。这表现为:企业现有的岗位流失,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滑,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增速下降。在劳动力市场上则表现为,2008年第四季度的用人需求同比下降9.3个百分点,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人员的数量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的比例下降到0.85的低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同比增加了0.2个百分点。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对农民工影响最大。在城镇用人需求有较大下降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回流的现象比较普遍。在2009年春节返乡的农民工中,大约有2000万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失去工作岗位的。这种情况是多年来没有遇到过的。
其次,影响存在滞后性。按照我们过去研究的经验数据,经济形势变化对就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当期,而且往往要滞后一段时间才能够完全显现出来。尤其是我国外贸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出口贸易的大幅下降,出口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也将有较大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