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的一路茁壮和阿里巴巴信用认证的成熟,某种程度上是“无奈的入侵”。电信运营商的不作为不仅客观上成就了互联网企业的传奇,也让自己陷入被动,坐失良机。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价值链上,不进则退。
“运营商手里有很多得天独厚的资源,如SMS、MMS、语音等可靠的通信服务,用户数据、情境、认证等。这些是运营商独有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应用也是独一无二的。”正如设备商爱立信所言,电信运营商本身坐拥金矿。但它们却不顾脚下之宝,将目光投向了更远处的山脉,甚至直奔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顶峰,看似得,实为失。
差异化之失
过去一年中,电信运营商以3G为契机,对移动互联网投入了空前的热情。“G3”、“天翼”、“沃”,三大电信运营商努力制造差异化的品牌定位。但现在,这三大品牌下的营销策略却越来越相似。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3G用户量累计1808万,离2011年实现2.4亿用户的预期相距甚远。
在此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对于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的控制理念和力度各有不同,整体上呈现一种矛盾和困惑的状态,从而影响到今日的3G和移动互联网发展效果。
今年3月17日,中国电信的应用程序商店“天翼空间”正式上线运营,并打出“前店后厂”的模式。具体说来,中国电信的应用程序商店分为两个产品,一个产品是面向终端用户的“天翼空间”,所谓“前店”;而另一个产品则是面向开发者的“天翼应用工厂”,即为“后厂”。用户通过前店来购买或免费下载应用,后厂则通过为开发者为前店源源不断提供资源、服务、测试、渠道等支持。中国电信认为这个模式充分体现了开放共赢。
不过,在另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中国电信一度是典型的“赤手空拳服务商”,不做自己的操作系统,不做自己的业务支撑平台,甚至连即时通信那样的应用支撑平台也没有,就直接杀向内容服务和电子商务,结果仍然无法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尽管中国电信似乎已经意识到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多品种、少数量的“范围经济”而非少品种、多数量的“规模经济”,开始重视“个人化”的趋势,并高举开放共赢大旗,但究竟有多少能力去实施,仍是一个悬念。
中国联通在移动互联网上最有吸引力的亮点莫过于其成熟的WCDMA网络。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建设方面,联通重视网络的优化升级,推进WCDMA向HSDPA和HSUPA演进,试图突显自己的数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