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好耶再次启动上市计划,原本以为分众将三大传统业务与新浪合并之后,好耶会成为分众主营业务从而变相实现上市,但2009年9月,新浪和分众的合并却以失败而告终。
2009年底,《每日经济新闻》曾获悉,好耶曾谋划在国内上市,但随后搁浅。直到今年7月,好耶终于从分众脱离,重新获得了再启IPO的空间。
在现场,江南春首度对好耶剥离表态。他对记者解释称,好耶要做互联网广告的流量经营和精准投放,必须不断地投入。而分众作为上市公司有业绩报表的压力,如果继续呆在分众,将会阻碍好耶接下来的发展。
江南春透露,当时好耶管理层提出,要么分众允许好耶在调整的两三年内业绩出现大的波动;要么让好耶单飞。最终他选择了“成人之美”。
缩短周期
分众无线、好耶“隐退”之后,江南春为分众作出的选择是收缩战线,聚焦主业。
按照“痛定反思”中的总结,江南春复出后的分众开始把更多的注意力聚集于对广告主和消费者的服务本身。这些转变正变得越来越友好,同时越来越细节化。
如在赖以起家的电梯框架广告上,分众目前的更新周期是15天。周期越长,一方面可以降低分众在更新上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广告主那里获得更多的广告费用。但现在,江南春提出这个更新周期应该缩短。他提出的理由是,如果消费者看3遍记不住,那么看10遍也一样记不住,多放的天数对广告主而言并没有意义。“我们愿意以增加劳动的损失,给广告主提供更大的价值。”
这种细分同样渗透进了合同设定中广告服务的精准模块化。江南春表示,早年收购的玺诚旗下的卖场液晶显示广告,将由现在的全场覆盖转化为分区域播出。比如化妆品广告只在化妆品区播放,不会在生肉贩卖区显示。如此广告主的投放门槛将降低,传播效率也更精准化。“如果划成三块,广告主就只用付1/3的钱。”
这一建议曾遭分众销售的抱怨,为了达到和以前一样的业绩,他们要寻找更多的广告主。不过,江南春却教导他们,“从广告主的角度把价值最大化,他们就会把在其他媒体渠道投放的钱转而投放给分众,今天少了3亿,明天一定会把这3亿补回来。”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