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地运动”】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不过,愿意加入这场“淘金热”浪潮的投资者却不乏其人。“每个人都紧闭嘴唇跳进了这个‘池塘’。”纳特金谈到。“我们为各种对冲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提供咨询服务,我们会不断强调参与其中的各种风险,我们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阻止它们进入这一市场,而是为了让它们意识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可因为潜在的报偿确实很高,所以,它们还是忍不住要参与进来。”
背靠新加坡电信公司(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的风险投资基金SingTel Innov8董事总经理宾威廉(William Bao Bean)指出,投资者将中国看作了一个收益丰厚的“大池塘”,尽管这个市场可能缺乏创新。“中国是一个各种服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地方,或许,这里并没有高水平的科技,不过,这里确实有各种各样新的服务。” 宾威廉谈到。“也许,5年前讨论监管以及法规实施欠缺的问题还有些意义……但是,现在,人们关注的真正焦点却在于价值到底存在于什么地方。对我们来说,我们在美国寻找的是能够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而在中国寻找的是在这个地区能够赚钱的服务。”
赚钱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创新。在一个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还是“处女地”的市场——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消费者群体——在其他地方已经取得成功的服务对中国来说可能还是新服务,很容易成为本土模仿者的目标。正如易观国际的于扬谈到的,在中国,人们经常会露骨地完全照搬他人的产品和服务。
于扬谈到,目前,投资者很高兴为完全模仿或者拷贝外国同类商业模式的公司提供支持。“实际上,百度的模式与谷歌很类似,只是进行了一点儿本土化改编。而携程旅行网(CTrip)简直就是Travelocity(美国知名旅游票务、行程代销网站——译者注)和Expedia(全球最大在线旅游资讯公司——译者注)的‘镜像’……单纯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看,你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但是,如果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于扬谈到,中国有“数百家”初创企业在复制Facebook、Twitter以及其他社交媒体和娱乐网站,它们往往连网页的图样都照搬过来。但是,这里也有“宏观”水平上的创新。于扬谈到:“有些公司是彻底的仿冒者,不过,有些公司则进行了我们称之为‘宏观创新’(macro-innovation)的尝试,同时,为了更能被中国市场接受,它们改造了产品和服务。”
宾威廉的SingTel Innov8基金试图发现能推向其他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对他们这样的投资者而言,中国正在创造的是理想的产品和服务。“当一家美国公司来到中国时,它会把在发达国家市场提供的服务修改以后变成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服务。比如,中国的公司在基于手机、短信传送而不是电子邮件的基础上开发服务项目。”他谈到,这些服务项目很容易被转移到东南亚和非洲市场,这也是SingTel Innov8基金运作的地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