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口和真相】
在西方企业中间,一个主要的抱怨(或许也是一个借口)是这个国家软弱无力而且尚未发展完善的监管体系,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易观国际的于扬谈到,尽管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尚缺乏严格的监管,不过,“法规的实施则是个更大的问题……在某些案件中,所有人都清楚,某些行为违反了法律,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人们却很难验证对某项创新的侵害或者复制……要想证实,往往会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虽然事实可能确实如此,Harris &Moure国际律师事务所——专注于美国在华投资事务的专业型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丹·哈里斯(Dan Harris)认为,人们应该在宏观背景下来判断整个监管体系。“美国人总是抱怨中国执法不力。”他谈到,“但是,他们的实际意思是:‘政府在制止某些人制造假冒阿迪达斯(Adidas)产品方面力度不够。’可在美国,政府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同样并不积极。”
罗思国际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的史密斯补充谈到,企业面临的很多挑战,只是这一领域尚不成熟的反映,这一点就像美国以前的情形一样。他认为,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初期,美国很多顶尖公司都是通过类似的手段发展业务的。“在有能力大量提供自己制作的内容之前,如果不允许商业视频节目上传到网站,那么,YouTube是否能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就很值得怀疑。而现在,YouTube既得到了播出商业内容的授权,同时也拥有了确认上传的视频是否有版权问题的技术。”
史密斯指出,今天,在西方国家,利用偷窃或侵犯知识产权来赚钱,会面临受到起诉甚至会被送进监狱的风险。可在中国,情况则不然。“在英国,如果法院发布一纸要求公司做某些事情的命令,但公司拒绝执行,那么,这家公司的主管最终就会被送进监狱。但中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中国的法院确实没有西方国家法院拥有的那种权力。”
其他专家对此表示同意。哈里斯认为,虽然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法律体系擅长以公平的方式处理诉讼问题,不过,在惩罚不道德行为方面的效力则不然。“现实情况是,中国的法院不像美国法院那样拥有强制执行判决结果的权力。在美国,如果你起诉一家美国公司得到的判决是,它必须向你缴付5,000美元,可他们拒不付款,那么,你就可以带上司法长官查封公司的设备和银行账户。当然,你在中国也可以这么做,但要困难得多,法院确实还不是一个权力强大的机构。”
尽管尚不完善,不过,史密斯认为,中国的法律体系正在越来越多地用于解决冲突。同时,事实表明,这个体系拥有处理不断增加的待处理案件的能力。“去年,中国有3万宗知识产权索赔案件,是世界上知识产权诉讼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个体系的处理速度很快。你有望在六个月之内就得到最初的裁决结果,并可在一年之内上诉。”他谈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