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危机
但也有人认为,卫哲与马云交往六年之后才加盟阿里巴巴,在这漫长的时间内,马云没有理由看不清楚卫哲。而且两人私交不错,双方存在矛盾的可能性不大。卫哲谈起马云时,曾经说:“我们在一起,花时间最多的就是谈梦。”一个典型的梦境就是:50年后,他们一群老头闲坐在西湖边聚会、饮茶,这时忽然听见广播里传来新闻,阿里巴巴的股票价格又在大涨。
一位阿里巴巴集团中层表示,卫哲最大的失败,并不是对欺诈事件的处理不力,而是马云新近布局的1688.com 突围无效,致使B2B业务找不到下一个增长点。此外,今年1月份上市的“无名良品”看起来接下来也会是淘宝的产品,B2B部门想拿也拿不走。而“无名良品”面向的,恰恰是B2B业务的核心受众——诚信通用户。
该中层员工还认为,将阿里巴巴送上市后,卫哲便再无作为。在卫哲任内,阿里巴巴推出了大量的增值服务产品,先后收购了阿里软件、中国万网、美国软件公司Vendio和Auctiva以及深圳一达通,推出黄金展位、帮助中小企业建站的“winport旺铺”服务、竞价系统“网销宝”、小额批发平台全球速卖通等,但都籍籍无名,没有对B2B业务成长发生作用,没有证明自己。
他分析称:在上市后最应该做的,不是研发新产品,也不是打通和淘宝的联系,而应该去做大手笔的收购与整合。B2B现有的几笔收购几乎都没什么成色。尝试摸索新产品的过程中,阿里巴巴B2B 业务错过了外贸B2C这趟车,也错失了可能的未来。
卫哲是规模战的信徒。目前,阿里巴巴员工数量已急剧扩大至1.4万人,其中B2B业务销售人员占据大半壁江山。诚信通起步时依靠的地推销售力量,至今已经成为阿里巴巴一个庞大的包袱。
甚至有悲观的分析认为,在卫哲治下,短短五六年间,阿里巴巴已经从挑战者象限转移到被挑战者象限,创新无从谈起,大企业病显露无遗,而环球贸易网、敦煌网等B2B领域的劲旅,却轻装上阵,以抽取交易佣金的盈利模式攻克城池,围堵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已面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尴尬局面。
在卫哲2月21日辞职之后,马云曾召集高管开过几次会议,无一例外地都谈到了卫哲离职事件。他坚定地表示,刀是服务于理想的,“我们的心很软,但我们的刀很快。”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