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0年前,手机销售炙手可热的时候就有人预言:“手机销售最终只能以品牌商直销的方式或者寄身于大型综合卖场,手机连锁专卖的方式肯定行不通。”2009年,随着协亨、金飞鸿、百老汇等十多家曾经的手机连锁区域霸主逐渐消失,仅存的中域、迪信通等全国手机连锁行业龙头也开始转型求生,残酷的现实似乎更加印证了当年的预言。
但是,一家以做三星代理商起家的公司——乐语,却打着“专业卖手机大有可为”的旗号,2009年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并豪言到2013年全国范围内的门店数量将达到2000家,销售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就在乐语上市的当晚,乐语的一个老员工在博客里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所选择的这条道路,是一条没有前人走过的路。没有地图,也没有任何参照物,弯路、迷失在所难免,但坚定走下去的信念永远不变。”正是沿着这样一条没有坐标的道路,乐语成功地在市场的缝隙中生存了下来。

模式之惑
一直以来,手机连锁销售由于商品过于单一,在消费者需求不断丰富的情况下一直不被业界所看好。在消费电子异常发达的日本市场,手机连锁也从来没有以专门的业态出现过;即便是欧美市场,专门的手机连锁业务也只是在百思买家电卖场里面独立出来而已。而且,手机消费长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般的高端需求多半都会去几大运营商的营业厅,那里提供的商务智能服务更全面、更专业;而更多的大众化需求者就直接奔家电连锁店去了,一边逛家电,顺便买手机,两不耽误。而单一的手机连锁业态,明显两边都不靠,费力不讨好。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