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se6:不要相信市场空白:哪里有那么多空白,你可能做和别人是一件事
2006年,Norasun做了一个小应用,就是坐在咖啡馆这类的公共场所,通过手机查找周围在线的人和他们聊天。这件事情没有做得太长久,用户习惯是一个问题,移动定位的技术也是一个问题。2010年,LBS签到类的应用火起来之后,Norasun知道了他当年的那个小应用应该通过什么技术去实现。
2008年,由于经常自己做饭,Norasun把“吃什么”和“怎么做”想成一个很头大的事。他觉得菜谱书什么的都不靠谱,也不知道写的人有没有自己实践过。他的想法当然是谷歌一下,但是发现提供懒人菜谱的网站不多。然后,“美味工厂”出现了。刚开始他的设想比较商业: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之后,可以有广告或者还可以卖些土特产什么的。2009年,市场上开始出现了其他类似的菜谱网站,有的公司有不错的投资方,比他有更多的钱去做推广。Norasun当时有自己的工作,在网站更新上不会花更多的精力。网站有一批固定的粉丝会经常在上边交流感情,但是每天新访问的用户数有限。
—什么是创业前没有想到的问题?
市场空白不会出现太久,如果是那些没有什么技术壁垒的行业,竞争者很快会出现。—所有投资都要拿吗?在可以选择的时候,最好有所选择。投资方自己的资金问题可能会对创业者造成打击,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还会影响到创业者对于产品的自信心。
—为什么远离它?
市场空白一定会有原因,技术是否能够实现,用户是否真有这个需求,这都是创业者要考虑的问题。这其中可能包含太多的隐性成本,例如需要花钱教育市场。
利用平台培养自己的客户。淘宝开店的成本较低,同质化程度较强,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上价格压力让赚钱的空间变小,如此“透明”的市场,价额的竞争很可能会让新进入者窒息。
Case7:不要相信你的判断力:啊,如果判断错了呢?
杨达华有自己的工作,也投资了一家便利店。2010年,他觉得未来服务业升级是个发展趋势,开一家便利店是自己可以承受的投资。他觉得对店主来说,喜士多的权限更大一些,于是他选择了喜士多。选址他选择了大连路附近,离西门子上海总部100米远的一个店面。他还问过附近工地的建筑工人,他们在造什么大楼—他知道这里之后要建一个大型的购物广场。他还打听到西门子总部只有一个2000人可以用餐的员工餐厅,“但是这幢楼远远不止2000人啊。”杨达华自己不会带饭,忽略了员工带饭的这个可能导致他生意失败的关键因素。
杨达华学工商管理,对做差异化市场有些想法。年轻化,高端化,还有外卖服务是他设想的竞争战略。但是后来他发现顾客在每家便利店的选择是同质化的。最后是外卖服务,杨达华做了一个Cye系统后台,还开了一个小网站,在西门子上班的人可以通过MSN或者网站定餐。他还印了名片去西门子大楼派发,刚开始的效果还可以,但是后来由于会这个操作的店员离开了,而新来的人始终没学会要怎么做。现在,杨达华仍然没有关掉店的原因是,他觉得以后这个地区会繁华起来,他等待着这个商圈变得热闹起来。
—什么是创业前没有想到的问题?
便利店是一个麻烦的生意,虽然每月都有流水进账,但前期要买货,存货成本占用创业者的流动资金。
—为什么远离它?
有人会自己带便当上班!就这么一个小的问题可能会让整个商业计划变得前景模糊。你有判断力固然重要,但是判断是否靠谱是另一回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如果看中的是个未来的机会,等待也会让成本无限累积。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