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什么才是创业企业真正有效的创新之道


cye.com.cn 时间:2012-7-19 10:50:50 来源:中国企业家 作者:关鉴 我来说两句

但协作创新模式显然是中国企业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它使企业创新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提供了后发先至的可能性。而追溯中国企业以往的历史,“三结合”的鞍钢宪法、群众路线,如果剔出其中的政治含义,也能依稀辨别出协作创新的原始模式。

在中国互联网相关行业,这一点可能更为明显,论坛、即时通讯工具都能够成为支持开放式创新的平台,将新品在网上交由粉丝测评,根据其意见改进,即是一种成功应用。李爱新认为,那些不是强调技术领先、而是由品牌、消费者需求主导的行业,更适合协作创新的模式。

协作创新自然有代价,开放之后,企业的机密和信息都可能流失,但相对落后于创新的未来趋势,这仍然是风险最小、效率最高的选择。

自主创新不意味着完全“国产”

——摘自《IBM全球CEO调研“中国洞察”报告》

对比国外同行,中国CEO们有着更强烈的创新诉求,然而,他们在与合作伙伴协作共同创新方面却表现得更加犹豫。

业绩出众者的选择

在过去十年间,中国CEO和国外CEO们共同见证了信息化和其它技术发展对整个行业颠覆式的影响。如MP3的出现使随身听行业举步维艰,数码相机行业的兴起对传统胶片业破坏式的冲击,网络媒体的兴起令报纸等传统媒体不得不思考如何转型,云计算的兴起对现有IT界的冲击。

参与本次访谈的CEO们丝毫不掩饰他们的焦虑,“下一个影响我们行业的技术是什么?”“我该如何参与到这项颠覆性的创新中来?”面对外界复杂且多变的环境,企业发现完全依赖自身进行创新几乎无法成功。过去数年间,外部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在2008年,只有刚过半数的CEO计划广泛开展协作,但截至今天,已经有超过2/3的CEO有此计划,63%的中国CEO也计划进行外部合作(见图1)。外部协作能带来的好处非常明显,CEO们在创新构思的来源上经常依赖于外部伙伴,在他们的问卷回答排序上,业务合作伙伴以及客户都排在最前面。

业绩出众的企业更倾向于和外部合作伙伴一起创新,那些业绩欠佳的企业则更关注于改善运营和重新定义自己的企业模型。业绩出众的企业更雄心勃勃地致力于创新目标,他们意欲颠覆整个行业。总体上,业绩出众的企业闯入其它行业的可能性要高出17个百分点,他们创造全新行业的可能性则高出15个百分点。

那么,成功的创新企业是如何积极开展外部协作的呢?他们与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业务目标,构建业务流程,有些还搭建开放的协作平台供外部合作伙伴使用。

反思“快速跟随战略”

相比国外完善的创新机制和浓厚的创新氛围,中国企业家群体在创新上面临着独特的创新环境,如:

●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缺乏完善的市场驱动创新体系,鼓励创新和逆向思维的大环境尚未形成;

● 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发展,主要可以归纳为不鼓励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考,由此造成毕业学生不具备高竞争的市场所必需的技能和经验;

● 中国的风险投资行业还不发达,对初创企业、高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 缺乏不同组织间共同协作的良好氛围,创新思想和发明从学术机构到企业难以进行高效的转化,缺乏商业化的机制。

过去数十年,许多中国企业都成功地采用了“快速跟随战略”。这意味着,在其它企业投资并实验新技术时,跟进企业只是坐等、观望;一旦新的产品或技术取得成功,跟进企业马上进入该领域。然而近些年,技术周期越来越短,最佳投入回报期也随之缩短,快速跟随战略显得不再那么有效,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更准确地预测技术趋势和周期,也就是说,不能再做创新的追随者,而应该成为创新的引领者。

面对这种环境,在未来3-5年,中国企业在制定运营战略时,有82%的CEO更期待引领创新,而不再是推动快速跟随战略。相对于国外同行,中国CEO们更期待从新来源(新产品/服务、市场或行业)中获得更高利润。

越来越多中国CEO不仅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其中不乏佼佼者已经走上创新之路并已经开始享用创新带来的好处。创新不是闭门造车,有效的创新必须走出企业的研发部门,向业务伙伴、客户甚至整个产业生态链延伸。

有的CEO可能会提出疑问,既然与合作伙伴协作创新,是不是不需要自主创新了?考虑到协作对创新的重要性,如果把“自主创新”理解为中国和中国企业自行创新,且不与其它经济体或企业合作,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创新都必须是“国产”的。相反,中国和中国企业应该与合作伙伴分享创新成果—业务洞察和技术洞察,并开展持续的协作。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4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