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深度揭秘谷歌公司招聘机制和流程


cye.com.cn 时间:2013-3-3 9:30:41 来源:创事记 作者: 我来说两句

  在社交网络上搜索有趣的“猛料”

  谷歌所从事的大部分项目,正在重新定义隐私的概念。它成了都市传奇里的组成部分。你听说过把出轨的丈夫逮个正着的故事吗?她从谷歌地图的“街景”模式里发现,丈夫的越野车停在情妇的门口,于是马上用谷歌搜索找到了一位优秀的离婚律师。2009 年,一份英国小报对此进行了报道,自那以后它就穿帮了。另一个离奇的传说是,谷歌会根据候选人电脑上的IP 地址,检查其搜索的历史记录。它会告诉谷歌你最近访问了哪些公司的招聘网站,呃,当然还有其他许多有趣的“猛料”。

  虽说这只是一个谣言,但谷歌以及全世界的其他公司,都正为社交网络站点在招聘中所扮演的角色而纠结。雇主做招聘决定时,使用Facebook、YouTube 或Twitter上的信息合法吗?这是一桩有趣的伦理难题,但老实说,这是一艘出得了远航的好船。

  2007年,LinkedIn创始人里德? 霍夫曼(Reid Hoffman )着手为公司寻找新的CEO。他对筛选高管采用传统引荐的方式有些怀疑。霍夫曼观察后发现:“有人给你推荐了两三个候选人,再替他们说说好话,这不是顺水推舟的事嘛。”于是,他利用LinkedIn网络,整理了一份名单,上面的23个人全是头号候选人的业务关系人。只不过,候选人并没有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引荐者。霍夫曼删掉了一些两度分隔的名字,并和这些“额外引荐人”做了接触。因为在这件事上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后者的评判更加坦率。霍夫曼说:“我们的做法带了一点侦探的性质,需要拼凑出完整的故事来,但很快就能觉察一个人究竟是好还是坏。”

  2007年的前卫做法,现在已成为主流。CareerBuilder网站做了一次调查,发现雇主通过社交网络核查候选人的比例,从2008年的22%飙升到了2009年的45%。不出意料的话,当你读到这段文字时,这个数字会变得更高。

  谷歌的托德? 卡莱尔说:“人们乐意在Facebook和LinkedIn上告诉你各种自己的事。”以谷歌的企业文化来看,对潜在员工的信息视而不见是罪过。“我们要平衡的是,他们并没有把这些信息发给谷歌,也不曾向我们提出求职申请。我希望我们在此事上保持谨慎态度。”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谨慎。2009年,有人对2667名经理和人力资源职员做了调查,35%的受访者表示,基于他们从Facebook、Myspace或其他网站上所得的信息,他们曾拒绝过求职者。根据雇主的说法,最大的红灯是“挑衅、不雅的照片或信息”,占53%,以及“跟……酗酒和使用毒品有关的内容”,占43%。换言之:都是你在Facebook上有可能看到的东西。

  申请人同样也会用谷歌搜索自己的面试官。在既是求职者也做过面试官的拉克什? 阿格拉沃尔说:“我总会试着提前拿到面试官的名单,然后用谷歌搜索,看看他们有没有Twitter 或者博客。任何人投入了额外的努力,总该得到一些额外的分数。”到了他做面试官时,阿格拉沃尔会根据从网上了解到的信息提出问题。“这里的窍门是光明正大,别做得过了头。你并不是要跟踪这个人,一张张翻看他们上传到Flickr 的照片,找出他们十多年前的模糊身影。”

  卡莱尔说,除了隐私考虑,申请人还有可能用社交网络作弊。要是候选人相信潜在雇主会暗自偷看他的Facebook页面,他或许会在上面添加些假的成就,或是让朋友帮忙这么做。在简历上动手脚,是不可饶恕的罪过,雇主可以毫不考虑地拒绝。但在社交页面上作假,却是个愿者上钩的游戏。

  到目前为止,互相曝光尚是缺失环节。雇主必须承认,他们正在社交网站上搜索观察,而求职者则必须为这些网站上与职业生涯相关的信息担保。

  随着网络上个人信息量的成倍增长,卡莱尔说:“挖出与某人相关的所有信息越来越难了。所以,在我看来,要是能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把求职者放在LinkedIn、Facebook、YouTube视频和求职申请里的内容整合到一起,一定极具吸引力。”眼下这还是个白日梦,但梦想成真的日子恐怕很快就会到来。

  在此期间,求职者最好还是遵照标准建议。在求职之前,把社交网络页面设置为“私人/不公开”,或者把它们整理干净。CareerBuilder 网站的一项调查结果,令人头脑为之惊醒。

  “糟糕的沟通技巧”是个很重要的拦路虎。29%的受访雇主认为,它是求职者被拒绝的主要原因,包括各种言语上的过失和冒犯。16%的受访者会因为求职者在电子邮件中使用“短信式语言”而拒绝考虑此人。如“GR8”,“great ”的非正式缩写,有点类似中文世界里的“脑残体”。如果用在商务信件往来中,是非常不正式、不得体的。

  有人评论道:“因为某人在Facebook上沟通技巧糟糕就不雇用他,其实有点傻。这就好像是在说,我不想雇用你,因为你上个星期在餐馆用糟糕的语法讲了个笑话,而我正好在你背后的亭子间里窥视你。”

  说得很好!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先注意一下拼写和语法吧。

  本文部分来自湛庐文化《谁是谷歌想要的人才?》(Are You Smart Enough to Work at Google?),作者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闾佳翻译,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4页  1  2  3  4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