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创业思考
无论怎样,陆步轩的肉铺生意越来越好了。有意思的是,他雇用了三个劳动力,卖肉一年可以赚20多万,挣得比当时一个北京大学普通的教授都多。
陈生找上陆步轩也比较有戏剧性。“当时我和几个北大校友得知他在卖肉,以为他穷困潦倒,想救济他,一问,人家早已是万元户,有的校友一个月才拿两三千块,到底谁救济谁呀!”陈生说。
2001年是陆步轩生意最好的光景,两口子每天早上四五点起床,一直忙乎到吃晚饭,一天最多卖掉15头猪,能赚1900块钱。“一个档口卖15头猪,那是什么概念?!我一个档口一天最多才卖1.5头猪。”每次提及这一中国卖肉纪录,“土猪大王”陈生便对老陆竖大拇指。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2004年春天,老陆被体制召唤,到西安市长安区地方志办公室报到,重新成为一名国家干部,老陆说这个选择是“党的事业与个人奔小康两不误”。2005年,他的自述人生《屠夫看世界》一书开始正式出版,并在互联网上火爆流行。2009年8月,陈生邀陆步轩到广州,提出开办“屠夫学校”,一个是中国最著名的屠夫,一个是中国土猪大王,两个“卖肉佬”一拍即合,由陈生出资办学,陆步轩为屠夫学校编写教材,内容涉及市场营销学、营养学、礼仪学、烹饪学等学科,联手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培训专业刀手的“屠夫学校”,希望培养出来“通晓整个产业流程”的“高素质屠夫”。
“人生是一个大卖场,只是各人所售的商品不同而已,比如政治家出售权术,教授卖弄知识,作家出卖文字……我靠卖肉维持生计。相比之下,我以为卖肉是一种牛仔般的生活,虽然苦累,但自由自在,不受约束。”陆步轩在《屠夫看世界》一书中这样写道。
一位不愿意吐露姓名的学者如是说:“前一阵子某名校还公开说赞同和培养‘利己主义’的学生呢。我认为陆步轩不但以自己的方式成功了,而且守住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为什么要批判?天下本无事,老子自卖肉,是不是?”
而面对舆论另一个极端“读书无用论”,身价已经高达40多亿、同样卖肉的“土猪大王”陈生说:“北大给了我宽容的环境,让我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听各种观点的讲座,而创业正是需要立体的知识结构。所以多读书还是有用的。”
一位EMBA教授对记者说:“北大的学生可以做科学家、可以做白领,当然也可以养猪。他卖肉我卖观点,我觉得我们卖的是一样的东西,无论是市场经济、WTO还是国际贸易,都是两个字,买和卖。关键问题是你能不能适应这个时代对你拥有的价值的一种挑战,你坐在家里等着,责备分配,责备埋没,我觉得错了,这个时代,真正埋没我们自己的是谁呢?是我们自身。允许成功的不同形式,这才是这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学中文的陆步轩,总是有些悲观主义的文艺情结。他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人生:“人生就像浮萍和落叶,你不知道风要把你往哪儿吹。总的来说,我的人生是不成功的,但生活是幸福的。”走下北大讲堂的陆步轩微微有些佝偻,他说特别想去北大的学生食堂再吃顿饭,却因为没饭卡没有成行。正如他一直以来对于北大这顶帽子的歉疚和沉重,对于骨子里依然文艺的陆步轩,生命总要留点遗憾,才有它自身不可替代的完美。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