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服务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 法律在线咨询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专家点评→新闻
    


退休还是重塑企业家精神这是个问题


cye.com.cn 时间:2013-5-11 9:18:12 来源:全球商业经典 作者:纪中展 我来说两句

五、说退还留的“民国式下野”模式。马云史玉柱王石冯仑们的退休基本上都属于这个模式,退的是CEO这个日常经营职位,留的是董事长这个决策拍板的职位。这类退休模式有点民国时期政治人物下野的意思,熟悉民国史的人都知道,政治人物经常会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不被关注的位置上,脱离正在形成的争斗漩涡,规划一盘更大的棋。对于马云的退休,我一直暗自揣测,他到底要做一件什么样的大事呢,如果哪位有心人选择这一类退休模式的大佬们做一个跟踪采访,应该会有更多收获。

除了这几种退休模式外,还有坚决不退的。这是一群较典型的企业家群体:他们都是40年代出生,属于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他们从创办企业开始就没有想过有一天会退休。

任正非创办华为25年后还在艰苦奋斗,联想柳传志在辞去联想集团董事长时就说过,“辞职不是卸任,是为了做好联想控股,那里有更繁重更有意思的工作等着我做”。连续三年的中国首富、现年68岁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接受《全球商业经典》采访时说:“工作就是享受,要是让我退下来,说不定明天就老年痴呆了。”对宗庆后来说,工作与生活没有界限,做人和做事密不可分,活到老,干到老—除了工作,他没有任何休闲时间。

台湾的企业家张忠谋今年八十多岁了,还身兼台积电董事长与CEO。经营之神王永庆更是92岁不退休,在巡视美国业务时病逝。在国外,除了硅谷的那些新贵整天嚷着39岁退休,还有为数众多的企业家不退休,维亚康姆CEO雷石东和新闻集团CEO默多克都八十多岁了,他们都还在整天工作而没有一丝退意。

当然,从目前来看,宣布退休的每天都在台前忙碌搏眼球,没有宣布退休的都在幕后默默工作。对退休这点事,大家也都别当真,就权当他们在原单位换了个工作,换了种工作方式吧。这好比娱乐圈的明星,高兴退出不高兴也退出,高兴复出不高兴也复出一样—他们对此都有非常精准的计算。

涌动的退休思潮

虽然马云和史玉柱们目前的所谓退休都只是辞任CEO脱离具体的日常管理,但他们的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退休言论确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且这股退休潮正从IT界逐渐向整个企业界蔓延。

最近有少数企业家在和我交流时说,早上打开电脑看到马云要退休,中午吃饭时打开电视上看到史玉柱要退休,心里想“马云是1964年的,史玉柱是1962年的,人家的企业做到那么大了都退下来享受生活,我们也都50上下了,公司也有几个亿规模了,凡事还在亲力亲为,是不是该考虑退休了”?像马云、史玉柱他们一样,“辛苦半辈子之后要享受下半辈子”。

远东控股董事局主席蒋锡培今年50岁,从1990年创业起就一直拼杀在一线,面对企业家们的退休思潮,他非常不解:参加博鳌论坛,我经常碰到年逾八旬的国外企业家,有些早已扬名世界,仍旧奔波在会场内外。而很多五十岁上下的中国民营企业家,私下里都在谈论如何早点交班退休,反差很强烈。

不在少数的企业家正当壮年时就要急流勇退,考虑退休或正在退休,这绝非国家之福。正如蒋锡培所言,国外企业家年逾八旬还在一线,国内正在主流的60后企业家们(1998年后创业,主要以IT互联网行业为主)在40-50岁上下就要退休,这是为什么?

《创业家》社长牛文文认为,这一批企业家是当今中国社会名符其实的高富帅人群,但他们和整个社会一样,似乎同样被迷茫、不安全感和浮躁笼罩,并因此出现三种情绪:第一种情绪是太苦太累。总有一些企业家英年早逝,总有一些员工猝死,这个群体似乎已经集体过劳,应该停下来松口气。很多人因此进入高富帅节奏:前半生奋斗,后半生享受。第二种情绪是“愤青”。无论读企业家的微博,还是和他们交流,经常感觉他们淤积了太多的受迫害感,这种情况全世界都少见—高富帅人群集体吐槽对社会的不满。第三种情绪是明哲保身急流勇退。中国社会存在很多问题,商业环境相当不完善,有些人为规避风险考虑卖掉公司或者移民

不可承受之轻

  中国现在的不少企业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缺乏企业家精神,他们中的多数人只能算生意人和商人,每天都纠结于把企业当猪养还是当儿子养,并没有思考做企业的真正意义和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们创办企业的原动力仅仅是改变个人生活品质,做企业也就是一个赚钱守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没能进化为企业家。在这种心态下,这些企业家们普遍兼具创一代的苦出身和富二代的享乐思维。

多数中国企业家长期处于“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的阶段,每天都在为企业的生存而奋斗。但在企业进入平稳期看似没有危机和挑战时,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有一只脚踏入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的境地。

他们开始反思人生的意义,于是从创业时的7×24(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24小时),到脱离了日常管理;他们认为要享受生活,于是开始嘲笑那些每天专注于工作看似没有生活的企业家;他们开始提倡快乐人生,于是从过去的艰苦奋斗变成了现在的游艇美女香车美酒;他们要成为镁光灯下的社会活动家,于是由过去把时间花在客户、业务和团队上,到出现在各种论坛、圈子和饭局上;他们看到了资本的力量,于是看不上赖以起家的业务,开始给自己冠以投资人的身份,美其名曰用资本撬动实业。

我的一个企业家朋友,在过去的15年里每天兢兢业业地工作,企业做得非常好。后来,他为充电去读了EMBA,发现每天除去辛苦工作外还有更多活法。很快,我发现他变了:对红酒能喝会品而且对国外的一些酒庄说得头头是道;在上海的时间多过在公司总部的时间;嘴里开始冒出来LP、PE、上市这些时髦词汇;开始热衷于去美国抄底房地产;据说还在上海有了“第二春”。我和他公司的一个副总有过一次深谈,这个副总告诉我,老板从过去见客户到现场已经上升到只看报表的阶段了。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转播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热点
·相关工具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