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你问我答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博客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网编互动→新闻
    


CCTV2《国情备忘录》第七集:民生纵横(解说词)


cye.com.cn 时间:2009-12-27 20:41:40 来源:创业网cye 作者: 我来说两句
  采访: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孙建一

  “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补充,也是建立和完善一个国家的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从商业保险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我们推出的养老保险(产品)是110多个,健康保险产品是400多个,积累的资金,从整个行业来看,接近2万亿,1.9万亿,但是这个数字是远远不够,不能够满足目前社会的一种需求。”

  作为社会保险的必要补充,商业保险可以通过政府补贴、集体补助、个人缴费构成的保费比例分担制,发挥社会保险财政补贴的乘数效应。发达国家商业保险覆盖率早已超过60%,而我们还不到4%。这一对比,显示了我们在商业保险方面的滞后,同时也显示了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

  姚景源:

  缺钱的不只养老,还有医疗。我们现在确实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等等这些问题,我们也看到,现在我们有的人因为“看病难,看病贵”,有病不去治,小病酿成大病。

  我们现在看这样的一个数据,中国目前人口占了世界20%,但是我们的医疗资源却仅占世界2%。

  这是2009年一个普通的冬夜,湖南湘雅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清晨排队挂号纪实)

  挂号大厅很快挤满了人,这时是凌晨五点半,离医院开始挂号还有一个半小时。如此排队挂号的景象,在这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上演。

  在我国很多中心城市的著名医院,这种景象早已经成为一道难解之题,一号难求,映衬在每张通宵达旦,彻夜等待的疲倦面庞上。
但是就在同一个城市的另一端,和大医院的“门庭若市”相比,我们也不难找到社区医院这样“门可罗雀”的景象。

  “看病难”背后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更是医疗资源总体不足的客观现实。第四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38.2%的群众有病不去就诊,有21%应该住院而不住院;仅占世界的2%的医疗资源中,80%在城市,20%在农村。基层缺医少药的状况还没有真正改变,不少百姓长途跋涉,异地就医,更增加了就医困难。

  采访:原炭山乡乡镇卫生院院长 祁耀武

  “老百姓要到固原县医院去治疗,从咱们炭山乡到县医院将近80公里,这80公里路呢,他要是坐公交车,坐公共车,一来回花20块钱,要是租车,一次要花120块钱,那如果咱们有相应的人员,技术人员,又有相应的设备,咱们把吃饭钱,住宿钱省掉,这140块钱就省下来了,在咱们这么落后的地方,140块钱能干许多许多事情。”

  这里是宁夏固原地区的炭山乡,我们国家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百姓辛苦劳作一年往往只能解决温饱,年均收入只有1700多块,看一次大病却要花掉好几千,他们唯一的企盼是:不敢生病,不能生病。

  在我国不少农村,都有这样一句话:“小病拖,大病扛,重病才往医院抬”。面对高昂的药费和高贵的生命,2006年,宁夏推行医疗改革,用“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的药品“三统一”模式,将当地药价几乎砍掉一半。

  采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厅长 刘天锡

  “我们总降幅都达到的了37%,平均都在40%以上,就是宁夏的药招改革,应该说,如果和我们过去总的药品收入7个亿相比,可以说我们为宁夏的老百姓,通过统一招标药品改革,最后呢,拿回来了多少呢,3.5个亿,几乎一半。”

  宁夏这一举措一年为当地600万百姓节约了3.5亿元,就在宁夏、江苏等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5月,牵动全体中国人神经的医疗改革方案,历时两年,“千呼万唤始出来”。8500亿的财政投入让“增加政府投入”不再只是一句空话,“全民医保”也不再只是梦想。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养老、医疗和住房成为百姓之间谈论的永恒话题。

  广州的朱千培、冯春娣夫妇,一家四口在这个阴暗狭小的房间里已经生活了很多年,20平方米的空间是全家人每天生活的全部范围,房子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水中月,镜中花,可望而不可及。

  采访:广州市民 朱千培

  “没想过啊,想都不敢想啊,一年都买不起一个平方,你算一算,不吃饭一年都买不起一个平方,除了学费、生活费,算一下,其他还有多少钱?”

  20平米,狭小得甚至没有两个孩子学习玩耍的空间,在这张小黑板上写字画画成了孩子最常玩儿的游戏。而几乎每次,孩子画的都是同样的内容。

  采访:朱千培女儿 燕燕

  “燕燕,你画的是什么房子啊?”

  “楼房。”

  “为什么要画楼房呢?”

  “因为现在我们住的是平房,长大以后我想住上楼房。”

  1998年房改启动后,福利分房制度被颠覆,市场之手开始迅速发挥魔力。短短5年时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就增加了1倍,从1978年人均3.6平方米到现在的28平方米,中国不仅创造了经济奇迹,也创造了住宅奇迹。

  然而居住需求欲望增强的同时是疯涨的房价。2003年,房地产业被定性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的支柱产业”,飞速进入“市场化”阶段。让人始料不及的是,cye.com.cn市场这个加速器不仅加速了经济增长成绩的凸显,也直接加速了问题的产生。

  2005年10月,上海汤臣一品楼盘爆出每平方米11万元的高价,举国惊诧;紧接着北京也出现每平方米均价7万,总价至少3800万的楼盘;2007年,深圳爆出每平方米10万元的天价房,随后杭州西湖边的一套公寓创下每平方米12.2万元的历史记录;就连房价连续10年保持稳定的广州,2007年2月也跃升为全国房价涨幅榜第三名;2009年,一度冷静的房价再次升温,并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656个城市中仍有70个城市没有建立廉租房制度;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资金也少的可怜。以2003年为例,这一数字只有622亿元,仅占当年商品住宅投资总额的9%,之后这个比例连年下降,2007年前11个月,更是降到了4.5%。于是,搬着板凳,扛着帐篷,排队几天几夜只为等一个经济适用房的房号,成为房地产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

本新闻共5页,当前在第4页  1  2  3  4  5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国情备忘录第九集中国脚步 ·第10届学习型中国30日举行
·郎咸平2010经济趋势班报名 ·北京SYB创业培训班1月开班
·国情备忘录第八集创新元素 ·国情备忘录第七集民生纵横
·国情备忘录第六集山水之间 ·国情备忘录第五集资源扫描
·《国情备忘录》DVD光盘预订 ·国情备忘录视频下载全集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2012年第14届中国特许加盟展览会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