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或加剧
面对“水土不服”的问题,国外制造商并没有坐以待毙,赛默飞世尔这样的海外企业也在加速本土化。
“在美国使用起来问题不大是因为其环境干燥和干净,而中国的环境条件大不一样,”王跃思表示,“由于FDMS技术的不成熟,不但造成成本大幅度增高、操作复杂化,更重要的是仪器经常故障报警,难以得到连续的合格监测数据。”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天津、南京、广州等三个城市都曾采购赛默飞世尔的PM2.5监测仪,并加装FDMS,但因为故障频发大部分已经拆除。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所使用的仪器80%都是基于β射线方法技术路线的。“现在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郑州、成都在使用振荡天平法仪器。”
另一方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透漏,由于国外的空气质量比较好,国外设备的量程重点是测100微克以下的数据,而国内污染严重、主要测100微克以上的数据。“设备上限是10毫克(10000微克)。到了污染非常严重的程度,超过上限就会报警,而现在国内的雾霾情况,很多地区的PM 2.5浓度都超过这一上限。”
周晓斌表示,所谓“国外产品不一定适合国内环境”原则上是对的,所以国外的产品需要在国内做测试(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安排的对比测试)和认证(环保部安排的适应性检测认证)。同样的是,国内的产品也需要像国外产品一样经历长时间的现场检验。
另外,“进口产品加上税费和运输成本后价格飙升,后期全面推广必然难以实现。”盘雨宏表示。目前国内市场,微量振荡天平法仪器价格基本稳定在35万元一套,β射线方法仪器为20万元一套。而国产设备则多在10万元到12万元左右一套。
根据环保部的时间表,2013年,中国将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工作;2015年,监测范围将被扩大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从2016年起,全国各地都将按照新标准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并向社会发布监测结果。
业内人士按照国内现有监测点的数目来计算,预计2012~2015年内,国内将有3000多台的需求量,加上更新和维护的费用,整个市场规模可达50亿元。而每台仪器的使用寿命约在5到8年,远期市场更为客观。
不过,面对“水土不服”的问题,国外制造商并没有坐以待毙,赛默飞世尔这样的海外企业也在加速本土化。2012年11月16日,赛默飞世尔宣布,总投资2000万美元的苏州新厂正式启用,这是该公司在中国的第五座工厂。周晓斌称,要生产适合中国的产品。
虽然国内部分企业参与了监测标准体系的建设,可以少走海外企业的弯路,但受访的企业界人士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国内企业就具备绝对的优势,因为随着海外企业在中国本土的生产线布局逐渐完成,凭借相对成熟的技术,依然可能获得不同采购主体的青睐。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