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方案对医药商业的赢利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上挑战与机遇并存。
商业模式是企业发现利润区、创造新价值的赢利之道。2009年的新医改政策,悄然改变中国医药商业利益格局的同时,也给医药商业的赢利模式带来了巨大刺激,甚至已经动摇一些医药商业公司现有的赢利基础。在这蕴藏着挑战与机遇的对冲环境中,医药商业模式的生态裂变,已不仅仅是商业公司自身单纯的游戏规则的改变,而且深刻影响行业的未来发展走向。
面对市场压力和整体环境的变化,医药商业公司也应审视自已的战略定位与赢利模式,充分认识新医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新一轮产业重组和市场集中的进程中,找准自己开创未来新局的市场机会,并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步到终端”仍是主旋律
不可否认,近十年来以“流程制胜”的快批模式是一种具有行业创新意义的商业赢利模式。快批模式强调“现款现货”、“高效率、低成本、低毛利”,这种竞争之道使得一批新兴医药批发企业如九州通、安徽华源、四川科伦等异军突起。
然而,近年受政府严控流通渠道层级治理、行政干预医疗招标配送的压力,快批模式如不“随需而变”,也会愈来愈跟不上医药产业的步伐。于是,“快批”之后,“快配”以及“快配”基础上的“快批+快配”、“快配+深度分销”、“快批+快配+深度分销”等,成为医药商业流通领域的又一次模式创新,一些企业也在创新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像广东英达尔,早在国内医药商业流通开放初期就切入药品快配。“尽管当时叫广东英达尔药品配送中心,但我们专注做药品快配的定位非常清晰。”英达尔董事长徐鸣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