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服务花样越来越多的今天,在市场细分理论流行的时候,白社会却反其道而行,把白社会做成了一个大杂烩,按照搜狐的说法,叫做“矩阵”。其实就是将各种SNS功能烩成一锅,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并无创新。白社会有22个大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并没有搜狐独创的,而是将目前网络服务中大部分流行的功能集成在一起。白社会意图以此打开市场,不过看这一年来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不过白社会也同样给我们带来思考,互联网发展至今,未来的走向究竟是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还是综合性的服务,在专业化网站越来越多的今天,综合性的网络服务是否有发展的前途?白社会没有成功,未来还会不会有更多的白社会出现。
SNS早已超亿
2008年,国内SNS网站51.com就已经号称注册用户超过1亿,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在同一年的美国,“互联网”总统奥巴马顺利当选,而奥巴马的当选与互联网用户的支持有很大关系,他曾经多次在社交网站上宣传拉票。在这个时代,网络社交正逐渐成为全世界社交的主流方式。
近代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通讯极度发达,地球村的概念已经普及,全球化正越来越成为现实。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全球化的交流更多是宏观意义上的,是文化的、商业的乃至政治的交流,而非个人的。连通世界自大航海时代就已经开始,但是真正连通世界上的每一个独立的人的,还是互联网。
按照SNS概念的提出者所说:“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6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6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同样,有研究显示,一个人一生的社交范围平均在50个人左右,也就说一个人活一辈子,真正能叫上名字说出对方详细信息的也就是50个人。在互联网发达之前,这一社交的瓶颈一直都无法突破。
原因并不复杂,传统的社交中,和人交往的成本太高,金钱、时间、精力乃至感情等等都是必然要付出的代价。首先,一个人不可能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认识陌生人中去,生活、工作的压力已经让现代人不堪重负。其次,一个人也不可能亲自走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交通的发达并不能打破一个人生活范围的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