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罗林志_新浪博客
C1=经济效益;C2=E*T=心智成本; (E为网民的时效工资)
当C1>C2时,网民会选择网络团购。因为T和C1对所有网民为固定值,则E较小者C2较小,更容易接受网络团购。因此,此时选择网络团购的网民主要为低收入人群。
当C1≤C2时,网民不会选择网络团购。因为T和C1对所有网民为固定值,则E较大者C2较大,更不容易接受网络团购。因此,此时放弃选择网络团购的网民主要为中高收入人群。
据CNNIC在2010年1月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超过55%是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这一个群体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Cye.com.cn是相当有限的。所以真正有意愿、有能力参与网络团购的用户群体短期内难成规模。这个群体又具有价格敏感、网购经验丰富、忠诚度低等特征,单个用户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不高。
中国式团购注定无解
最近各大门户科技频道陆续报道一些新兴的团购网站,不论那些文章背后的主人如何玩转花样,玩弄概念,都注定此方程式,就是无解!
首先,难在商户资源的获取。愿意参与团购的商家,其目的大多是薄利多销或植入口碑营销。商家绝对不是省油的灯,一天就团购一个产品,如果都像五粮液或者DELL电脑,人家犯不着玩弄团购营销。但凡想利用团购平台进行销售的,都是急于破处的企业,这样的商家更在乎团购网站带去的回头客。如果用户很难形成期待感,加之线下各类促销模式的无处不在,商家很难在短期内见到实效。吃一堑长一智,你可以忽悠一次,但第二次一定请你滚得远远的。
其次,难在消费者用户的吸引。据我观察,目前的团购网站基本上都定位于吃喝玩乐层面。上文提到,这个用户群体具有价格敏感、网购经验丰富、忠诚度低等特征,如何吸引消费者,我想,不仅仅是商品本身的问题,更多的这个模式问题。诚然,中国人好占便宜是出名的,团购网站该拿什么去拯救那些惯于打一炮换一个山头的用户?值得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