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诸多扮演“中国的Groupon”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吸引投资,团的不是购,而是VC。技术门槛低下,毫不重视技术背后的运营层面的复杂性,400家团购网站即便很快裂变为4000家,但除了山寨,还能剩下什么?
第四,国内大型B2C或者C2C企业,已经有变相的团购行为,而他们积累的运营经验、品牌影响和用户群体,是新兴团购网站无法比拟的。比如,某企业有全场购物满200元免运费的规定,一位仅购买某款几十元产品的用户,就可以邀集自己的同学同事或朋友参与购买,形成变相团购。一旦时机成熟,这些拥有成熟运营体系和用户体验的电子商务排头兵决心涉足团购,纯团购网站命可休矣。
Groupon式团购网站,和一般的B2C或者C2C网站大有相同。就眼下的中国团购网站看到,对商家而言,团的是利润,得到的是热闹;对用户而言,团的是实惠,得到的是寂寞;对网站而言,团的是寂寞,得到的还是寂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