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obalLanguage Monitor) 公布的数据显示, 微博客“Twitter”成为2009年最热门的英语单词。我们的研究认为, 未来3年,将诞生下一个3亿网民, 生活化、娱乐化、即时化三大需求驱动力量将重构互联网格局, 微博客的兴起初步呈现出了即时网络的发展趋势, 微博客将引领即时网络的发展。
前所未有的创新式的网络传播机制信息生产机制: 零时间。即在第一时间、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某件事。微博客由于其内容简短, 写作门槛低, 加之发布渠道更加便捷化、多样化、同步化, 使得信息生产趋向于零时间。内容简短。国外微博客允许发布140个英文字符之内的短消息, 国内的微博客一般允许发布140个汉字之内的短消息。由于其发布的字数的限制,使发布者在编辑要发布的消息时不用经过大脑的深加工, 而直接将所见所闻所想以短消息的形式同步生产出来。发布渠道多样化、便捷化、同步化。微博客多样化、便捷化、简单化的发布方式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 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处发送微博客信息。目前,微博客的信息发布整合了多种平台, 可以通过Web 网页、客户端、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绑定IM 工具、电子邮件插件等方式来实时发布简短消息。另外,微博客的同步性功能设置可以将一条信息同步发布在其他关联的微博客网站上。从微博客的发送特性来看, 其符合4A 的元素(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 微博客成为了一种流动的信息发布装置。
不仅信息的发布渠道多样化, 用户同时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渠道如客户端、手机等来接收短消息, 多样化的信息接收渠道保证了用户可以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消息, 缩短了从信息源发布到信息传播的路径和时间, 从而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零时间。
不仅如此, 微博客转发功能的一键设置加之内容的简单性, 使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阅读信息、再转发信息的过程可同步完成, 与此同时, 又实现了信息再传播的零时间。
微博客摒弃了社交网站双向互动的紧密人际关系, 而是以单向的跟随关系简化了社交关系。微博客中的关注与被关注形成了其独特的信息分享、流动模式,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来看是一种不对称的人际关系, 这种不对称形成了微博客广播式的信息流动模式。
虽然微博客采取的是单向跟随的人际关系, 但是通过所提供@ 功能( 在用户名前加上@ 符号起到消息提醒的功能)、转发功能等同样给用户创造了一种开放的社交关系, 扩展了用户之间交流的机会, 但各自又保持了完整的信息流。
@ 既是一种即公开又个人化的交流, 这条信息既是给@ 的对方的点对点的信息, 又是可以让其他用户参与其中的点对面的传播, 值得强调的是微博客中的@ 创造了消息提醒的机制, 让你不会因为微博客中过多的信息噪声,而错过其他人@ 给你的信息, 保证了对话的连续性和持续性。
信息接收者看到信息后, 可以选择是否继续转发。这样一来, 思想、链接、以及其他的信息就可以被很快地传播以及追踪到。用户通常将转载的信息作为谈话的背景, 加上自己的评论后进行转发, 在信息增值的同时构成了新一轮的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