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受欢迎的原因
微博客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其开辟了一个资讯高速流动时代。当今社会运转速度和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流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碎片化的内容不仅比长篇表达更适合阅读, 而且更能充分满足现代快节奏高压力社会下人们急剧上升的个人表达与倾诉沟通的需求。微博客的出现其实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更加深入人心的一种表现。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微博客通过个性化定制信息源以及对于通过转发功能将信息组织与传播链路的决定权交给了个体, 又制定了信息流动的新秩序, 实现了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
首先, 人人都可制定个性化的信息源。每个人对信息的需求都是个性化的, 海量的信息确实会增加每个人寻找对自己有用信息的成本, 微博客的关注功能帮助人们制定自己个性化的信息源。虽然信息的总量增大了, 对个体来说已经自主完成了在海量信息中的重新组织。
其次, 转发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与增值。微博客通过转发功能将信息组织与传播链路的决定权交给了个体。微博客信息传播能力的衡量指标之一是转发次数, 转发的次数决定了信息传播链路的长度, 微博客通过转发实现海量信息的重新组织, 并在转发的过程中达到了信息的增值效果。
转发功能成为一种验证或认同其他用户观点的方式, 只有当用户认可某条信息时, 即与用户的价值观相符合时才会进行转发, 转发的过程已经实现了信息的过滤过程, 而用户还可以加上评论进行转发, 则该用户的跟随者们所接收到已经是实现了信息增值的新信息。碎片化信息可汇聚成新型的话语权。虽然微博客的信息是碎片化的、零散的, 存在很多无用信息, 容易导致信息泛滥, 但是, 一旦这些单独的只言片语和某个大家关注的事件相关联, 信息制造者就成为目击者、知情者、经历者、评价者。当大量的信息碎片在一个主题下集中, 就可能汇集成事件流/ 思想流, 大量积聚后成为热门话题,从而产生了一种新型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强调复原事实真相。
“事件流”是很多人参与的会话, 参加者分散于世界各地, 他们中间有亲历者, 有分析者, 也有提供背景或者支撑性知识的人。当信息、观点、知识集合后, 这就有了复原事实真相的力量。微博客可以实现对于正在进行、处于发展中的事件所释放出来的信息的整合。在微博客中没有“头条新闻”, 只有碎新闻流, 而大量的相同新闻关键词则让这个话题成为焦点话题。另外, 微博客的这种碎片化、离散性的信息中大多数都包含着用户的附带的情感元素, 可以被提取出来并加以聚合, 就某一话题进行跟踪, 有时还可以发现人们对某个话题的整体情绪。
微博客充分体现出 Web2.0 信息聚合与共享的原则, 每个用户既是传播的主体也是受众, 同时也是传播媒介, 每个用户都成为了微博客信息传播的驱动力。信息传播不再是专业媒体机构的特权, 体现出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个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