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资本的热情已基本被耗尽,将来招聘网站已很难指望获得新的融资机会,因此,创新策略,扭亏为盈成为唯一的选择。
以助人求职就业著称的智联招聘,最近却因投资人和公司管理层意见不合而爆出内讧,CEO赵鹏在内的4名高管被投资人解职。事件被众多媒体曝光,从去年第四季度刚刚开始盈利的智联随之又陷入动荡之中,其多年来苦苦经营的品牌形象也受到损害。该事件不仅让人再次联想到网络招聘的悲惨处境,网络招聘的明天到底在哪里?
“赵鹏们”的悲剧
对于智联内讧事件的背后原因,媒体给出的解释多种多样。而官方的说法——智联招聘董事会给智联员工发布的邮件是这样解释的:赵鹏伙同雷卫明、陈旭、倪阳平等人阻碍公司调整法律架构,妨碍公司上市计划;企图侵占公司财产,牺牲全体员工利益,谋求团伙私利;在公司内部散布谣言,诋毁团伙以外高管,破坏全体员工团结,妨碍公司平稳运行。
而赵鹏在对这封邮件的回复中,声称“作为高管中持有期权最多的人,一名CEO,不会阻碍公司上市计划;关于谋求私利,也许有人这么干过,本人没有干过;造谣诋毁的事也是莫须有。”
虽然双方各执一词,而且双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于这一不光彩的事件都有些遮掩,但是分析媒体的各种各样的说法,不难理出其中头绪:双方的冲突不在于对人事调整上的冲突,而在于经营理念上的冲突。这一点也可以从赵鹏回复的邮件中看出来。赵鹏在回复董事会决议的邮件中说道:“道不同不相与谋,我早有此意”。可见赵鹏在经营理念上与董事会早有嫌隙。董事会给赵鹏冠以“阻碍公司上市计划”的罪名,可能只是双方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分歧的一个反映或结果。
另外一些因素则导致了冲突的爆发。业内人士透露赵鹏自接替2009年8月离职的CEO刘浩之后,推出了一系列“去刘”的政策,包括成立专门的电话销售组,重点开发中小企业新客户,压缩广告投放资金,注重销售队伍建设等。这些政策触动了一部分高管的利益,导致赵鹏与他们产生矛盾。
投资人急于让智联上市,即智联内部员工所称的“摘桃”心理,也是董事会撤换赵鹏的原因之一。智联招聘连续亏损已经挑战了投资人的忍耐极限,他们急需新的代理人来实施自己的经营策略,而不是继续听从赵鹏的坚持。接替赵鹏的丹飞立,其另一个职务是智联招聘第二大股东麦格理集团科技直投业务团队的创始人和主管,这样的背景让其成为投资人的直接代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