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移动互联网是指通过手持设备(手机或PDA终端)以无线方式通过各类网络(3G、WLAN)接入互联网。近年来,其发展速度后来居上,呈现出与固定互联网并驾齐驱、彼此促进的局面。随着各类业务的日益丰富和大规模普及,发生于固定互联网领域的网络中立争议开始向移动互联网蔓延,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主题。
移动互联网快速兴起
智能终端,特别是iPhone在市场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极大地促进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终端的出货量达到了1.994亿部,同比增长56%。而苹果公司(Apple)上半年的报表显示,iPhone的出货量达到了1700万部,同比增长率超过60%,占到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的8.5%。终端的智能化给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互联网体验,使得普通用户利用手机访问互联网内容成为可能。一般来说,智能手机用户使用互联网的频率要比非智能手机用户高得多,如AT&T旗下的iPhone手机用户仅占其用户总数的3%,但所消耗带宽占比却高达40%。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更是指出,移动互联网是继固定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未来全球手机的拥有量可能会超过100亿部,是当前电脑拥有量的10倍以上。因此,移动互联网将比之前的固定互联网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移动互联网带动了基于手机等终端的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高速增长,最明显的是终端厂商主导的软件商店模式获得了蓬勃发展。根据苹果公司今年6月公布的数据,苹果软件商店(App-Store)应用个数已经超过20万,累计下载次数突破50亿次。另外,谷歌、诺基亚、三星等终端厂商,以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都纷纷仿效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推出了自己的手机应用商店。不仅如此,移动互联网还产生了很多新的应用。如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能通过无线网络为用户提供实时的《华尔街日报》内容更新;Zipcar通过无线网络能够接受用户的预订,管理车辆以及跟踪车辆的使用情况。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