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通信业务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供给决定需求,所以中国移动有足够的空间来实施自己的规划。但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才会有市场。中国移动进军移动互联网还需转变观念。
打开中国移动的官网,首页上的中国移动Logo显示的依然是“中国移动,移动通信专家”,而点击进入各个分网页,中国移动Logo则变为“中国移动,移动信息专家”。之所以出现不一致,原因未明,也可能只是“技术故障”。但是两者在涵义上,实是“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现在中国移动希望展示给外界的,显然不再是“移动通信专家”这一形象,而是“移动信息专家”。实际上,早在2006年初,中国移动就通过各大媒体将其“移动通信专家”的品牌形象悄然换成了“移动信息专家”。这一品牌内涵的转变宣告了中国移动由专注于移动通信服务向综合信息服务的转变。只是4年之后,这一转变的成败还有争议。
无疑,转变是必要的。传统的通信业务必然会随着用户的逐渐饱和而趋于停滞,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是明智的选择。这也是王建宙自2004年担任中国移动董事长兼总裁之后,提出“新用户,新话务,新业务”三新战略的原因。不仅在传统的通信业务上继续攻关,还设立了“新业务”的目标,意在为将来的开疆拓土打下根基。
正是这三新战略的设定帮助中国移动实现了连续六年的快速增长,不过增长背后也有隐忧,与总体上升趋势不相协调的是,中国移动的ARPU(一个时间段内运营商从每个用户所得到的利润)值近几年呈连续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90元一路跌至2010年上半年的72元。虽然中国移动用户的增长抵消了这一数据下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用户数量趋于饱和,如何保证这一数据稳中有升,成为中国移动面临的越来越迫切的问题。
如果说中国移动通过开拓农村市场,获得了用户数量的大规模上升,但是将来中国移动必须通过新业务的拓展,努力争夺更多的高端用户。
中国移动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面临掌门人交接的局面,新任掌门人如何克服目前面临的一些困局,在市场投入的重点上是否会做出调整,都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相对于王建宙上任之初的压力,李跃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多少。
王建宙任内,中国移动大力发展增值业务,从现在的数据上看,中国移动的增值业务已经占到其总收入的29.5%,这对减缓ARPU值的更大幅度的下跌起到了巨大作用。伴随着这一进程,中国移动业务的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战线拓宽拉长,一方面带来了收入,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问题。飞信落后于QQ,TD上网本、上网卡、定制手机、电子书的市场反响不够热烈,OMS手机操作系统、MM移动应用商城等移动互联网战略产品的发展不够强势,中国移动在多元化战略还需进一步突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