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用户优势转化为平台优势
观察互联网领域的成功企业,例如腾讯和百度,其成功的根本在于将核心业务做成平台,并利用这个平台,延伸到众多领域之中。例如腾讯利用QQ这一巨大的即时通讯平台,将自身的QQ游戏、QQ空间、TT浏览器、QQ音乐、QQlive网络电视、QQ邮箱、腾讯拍拍等诸多产品融入其中,百度则利用搜索这一核心业务所带来的巨大用户流量,开发了手机输入法、百度有啊以及最近推出的应用软件开放平台等业务,百度的搜索框起到了类似腾讯QQ的平台作用。中国移动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将自身所拥有的庞大用户资源,通过一个移动互联网平台积聚起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发更多的产品。
现在中国移动的多元化业务看起来协作性不是很强。中国移动并非没有意识到平台的作用,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也在建设平台。从最初的移动梦网到DO平台再到现在的MM平台,其数据业务平台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代。中国移动展示了自身的开放精神,吸引到了更多移动互联网领域产业环节的加入,与他们“共谋大业”。
MM发展速度很快,截至今年6月底,商城已注册开发者5万人,提供各类应用2万件,应用下载量超过2500万次,已经颇具规模。但是相对于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平台这一定位,无疑MM在用户数量以及影响力方面还有所不及。
而在终端方面,中国移动尚未成功与苹果展开合作,无法引进iPhone等苹果公司的移动互联网终端产品。同时由于TD网络是新开发的网络,网络成熟度有所欠缺。因此在终端之争上,中国移动的优势并不明显。尽管投入巨资研发了OMS手机操作系统以及MM移动商场,其对终端的控制力也没有因此显著增强。
在应用上,中国移动开发了多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但是却缺少“杀手级”的应用,没有将应用做成平台。分析原因,能做成平台级的应用一般具备两个特点,一个是能够满足用户的某项基本需求,如QQ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另一个是该应用的用户体验非常好,QQ从最初“小孩子玩儿的东西”发展到现在拥有大量的用户,其中不乏高端用户,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用户体验的不断改进。腾讯通过微创新模式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最终成就了QQ在用户中的口碑。
对比之下,移动MM不是立足于满足用户的某项基本需求,而是立足于满足用户的多种附加需求。MM中的应用数量众多,不过这些应用对用户来说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用户对MM的需求弹性比较大,使得MM在聚合大量用户上还显得略有不足。
不过相对于QQ或者百度,中国移动在互联网领域还没有足够长的经营时间。况且互联网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本身的格局已经基本定型,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盛大等诸多互联网巨头的地位已经非常牢固。中国移动面对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其经营难度自然大于传统的通信领域。遇到问题是正常的,况且中国移动在增值业务上的成绩足以抵消其面临的问题。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