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直 达 - 创业网首页 - 创业资讯 - 专家点评 - 创业观察 - 创业人物 - 创业指南 - 项目分析 - 政策法律 - 创业培训 - 创业新闻 - 奇思妙想 - 创业圈子 - 创业论坛

创业加盟
创业新书推荐 - 创业项目库 - 商业模式
创业专家在线答疑
酒店管理专家答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商业模式→新闻
    


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产品经理时代


cye.com.cn 时间:2011-2-16 9:16:58 来源:商业价值 作者:成远 我来说两句

  别忘了是在为用户做产品

  俗话说“乌鸦落在猪身上,光看到别人黑”,直到今天,我仍然会犯给自己做产品的错误。我有时候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有一个什么功能呢?叫产品经理过来赶紧让工程师给做了,因为我是老板,这个产品经理没有凸显自我,做完了之后我一看,只满足了周鸿祎的想法,不代表用户的想法。因此,产品经理要把自己放空、放下,走到用户中间去。真正顶尖的产品经理,比如做出Hao123的李兴平,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能比我们这些高材生花更多时间跟用户泡在一起,他最终不是了解某一个用户或某两个用户的感受,而是他能够把大部分用户的感受把握住。这是产品经理最难的一关,我觉得这个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去微妙把握和磨炼的过程。

  在一些公司产品经理做到高层,也有容易犯的错误。你做产品有幸做好了,提了总监、VP,这个时候容易出现的小我,就不是个人的小我,可能是公司的。大家是否有这种印象?我们要做一个产品,理由是因为我们公司需要,我们公司催着产品经理做,比如“把我们的两个用户连在一起”或者“我们公司已经有了一个什么样的产品,然后我们再造一个产品把用户转化一下”。大家不要不好意思承认。我曾经看一个公司做的关于怎么做IM的报告,一篇50页的PPT,从头到尾就在谈这个IM做好了,对这个公司有什么样的帮助,但这些和用户有什么关系呢?

  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如果你今天掌控更大的资源,就一定要避免这种陷阱。这种陷阱很容易掉进去,比如现在我有的时候会忍不住想,如果做了这个功能是不是让360在这个地方就能够怎么样一下呢?因为我们已经有很多用户,已经有很多产品,但是事实上,即使你有了几亿的用户,即使你有了一个好像看起来还不错的产品,一旦这么想,就掉入了从小我出发的陷阱。只不过这个“我”会美其名曰“我是从公司出发”,其实公司不还是你自己吗?不还是你们这帮人的利益吗?

  我认为,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道理都一样,但是做起来真的是需要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不管今天大家做产品经理成不成功,我觉得只要你做出你的第一个产品,都是非常值得祝贺的第一步。希望大家的产品都能够获得成功。

  (本文根据360董事长周鸿祎在“i应用──2010中国互联网创新产品评选”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总结整理)

  俞永福:怎样的创新能让人无法拷贝

  如果往根子上想,作为大公司,最不能够去抄的是什么?其实是开放。

  如果去看《福布斯》杂志2009年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家前10名,我们会发现,跟互联网相关的占了4位。对于发展10年的中国互联网来说,这是一个骄傲。但与此同时,经过10年发展的中国互联网却也被外界打上了一个非常负面的标签,叫做“3C”。这是《时代》周刊对中国互联网现状的一个总结:第一个C是抄袭成风;第二个C是过度竞争;第三个C则是版权问题。3C的存在是中国互联网这样一个朝阳行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隐患,不管是原来的互联网投资者,还是今天在创业的人,能够强烈感受到整个互联网环境面临这样一个情况。

  包括UC在内的许多互联网企业,在过去1年中面对抄袭成风都未能幸免。一些互联网大公司,有的是花钱去买一些“高速复印机”,就等着创业公司把原创的东西做出来了,开动复印机去模仿;作为小公司,工人的速度肯定比不上机器了,这也是许多创业公司最大的压力。

  在中国互联网的竞争格局中,大公司已经在前头了,小公司如果沿着它们的原路来走,大公司在前面肯定从山上扔石头砸你,你肯定活不了,所以说创业公司不创新就没有出路。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这个“复印机”无法拷贝的元素。

  如果往根子上想,作为大公司,最不能够去抄的是什么?其实是开放。因为创业者非常像无产阶级,大公司像有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有产阶级在斗争的时候,最主要的驱动点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把他们家的地给拆了。所以说创业企业要想去颠覆大公司,只有做到比大公司更开放。

  进入2010年,在各个场合大家似乎都在谈论开放,可是真正做到开放是很难的。这里面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开放的时间限制,一些企业所谓的开放是说等我长的差不多了,然后再去做开放,通过开放来拉动增长,我觉得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

  如果你能够在平台的早期就与整个产业链开放,能够分享成长的全过程,而不是去分享最后的20%,那么这个开放平台就能真正聚拢一批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比如UC乐园上线已经有3个月的时间了,用户很快突破了百万,在开放上线的第一天,平台上的应用合作伙伴就已经超过了10家,很多的合作伙伴在上面的应用远远超过了他在过去好多年在其他平台上积累的用户量。其实,这就是UC对于开放理念的思考和实践。

  (本文根据优视科技CEO俞永福在“i应用──2010中国互联网创新产品评选”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总结整理)

  张向东:新时代的产品美学

  开放的、联网的、智能化的,就是最美的。

  我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美学,美学随着时代在变化。互联网行业发展速度很快,关注度很高,但我认为这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是,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美学的真正代表,它浓缩了这时代里面所有产品的终极目标,最后所有产品都会走向互联网的标准──它们的最高标准。

  在这个时代里,产品的美学是什么样子呢?我举个例子,一个符合智能网络时代美学的闹钟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愿意用这个例子来诠释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这个主题。大家现在都应该用闹钟产品,我相信很多朋友现在家里的闹钟都不用了,取代它的、早晨叫醒自己的那个东西,就是你的手机,而闹钟在手机上应该是应用程序里的一个。

  我理想中手机上的闹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它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你设定一下,然后早晨8点钟起床,然后8点的时候闹钟响了,你就醒了,就这么简单,跟物理的闹钟功能差不多。后来有人去改变一下闹铃声,手机可以改成公鸡叫,可爱一点,有的将女朋友的话录在里面,女朋友把他叫醒,这是一些个性化的开始。

  还可以怎样去进展,让它变成一个价值200万美元的产品呢?这个闹钟可以变成一个非常开放的软件。这个软件除了基本的叫醒功能以外,它可以跟你的日常活动关联起来,因为闹钟不仅是叫醒自己,还可以提醒自己,比如约会或提醒,这个时候它还会跟你的日程关联在一起,到时候也会提醒你,也会提醒相关的人。

  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我跟另一个人不在一个地点,我在东边,他在西边,我们俩约会的地方是在南边,我们到达的时间不一样,这时怎么办?这个闹钟自动判断了对方的位置在哪里,也知道我的位置在哪里,然后它同时计算我们之间今天的路况情况,根据这个计算得出一个点来——他的闹钟应该在5:40响,而我的闹钟应该是在6:00响。

  然后在这中间,闹钟程序发现我们去的那个地方正好有我们共同认识的朋友出现,手机的闹钟程序通过地图,也许是微博,来判断出这位我们共同的朋友大概可以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被拉进来。

  当然这个闹钟还有无穷无尽的应用,因为它的开放、联网性、智能化地去了解我们各自的信息,我开放出来愿意让它了解这些信息,它提供给我各种智能的判断。这个闹钟当然已经不是一个闹钟了,其实它就是大家想象中一个在信息沟通没有任何界限、越来越智能的时代,我们对产品的新的定义。

  事实上,互联网也的确在出现这一变化,我们在2010年里看到中国的产品,看到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在讨论开放,无论多么封闭的公司都意识到,我们的产品开放是让这个产品最大化的一个方向,而不是说把我们的产品封闭起来,流量锁定在自己的网站里面,这样的公司才会成功,所以开放的、联网性、智能化的,就是这个手机美学中最美的东西。

  (本文根据3G门户总裁张向东在“i应用──2010中国互联网创新产品评选”颁奖典礼上的演讲总结整理)

  张宏江:产品创新中的工程思维

  我们经常以为技术是自己的财富,但是用对才是,而用的不对的话,会成为你的包袱。

  微软最新发布的Kinect游戏机体感外设,在60天内卖出了800万台,是iPad刚开始销售速度的两倍。Kinect的火爆不仅给微软带来了超过10亿美元的收入,而且在《新闻周刊》评出的十大创新企业中,凭借Kinect的表现,微软荣登榜首。

  Kinect基本上就是一个人体的自动遥控器,如果我们看一看媒体对这个产品的评论的话,大家都觉得这款产品超出了以前所有游戏设计的思路,它把无论是Wii的这种遥控器,还是以前我们用的遥控杆这一类的遥控器全部都取代掉了,使得人体本身成为了一个控制器。

  其实当这个产品在3年前刚有雏形的时候,我其实不是很看好它,因为我知道这个系统是多么难做。不过最终,还是微软非常强大的技术研究院的支持,并让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实际上,是多学科背景的技术研究院,使得许多在计算机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最终利用工程方法非常漂亮地解决了。

  比如,我们需要两个立体三维的摄像头来解决人体的运动。从人体角度来说的话,可以从这两个摄像头来看,通过图像能够识别的方法算出人体的运动。但是这一方法计算量极大并且存在很大的误差,于是我们根据工程学添加了一个红外摄像头,这样的话,通过一个新的硬件配置来弥补算法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Kinect在技术研发上的思路跳出了以往家用游戏机的局限,摒弃了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用硬件的方法来取代一些复杂的计算,用工程的方法来弥补一些计算上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度,从而得到一个非常好的产品。这是一个典型的创新产品通过工程思维获得成功的例子。

  Kinect的研发其实也反映了微软的产品观——产品研发归根到底是要帮助产品受到用户的欢迎,对于技术出身的人员,尤其要避免陷入唯技术论的陷阱。

  技术出身的人有一个特点,往往特别想强调技术,觉得技术出现的时候,一定会带来一种颠覆。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技术本身并不会让我们觉得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产品创新其实远远超过技术。技术的这种不断进步、设计上的不断改进、工艺上的不断完善,综合因素放在一起才造就一个伟大的产品。

  在大公司里,你会发现无论你做产品研究也好,做以前成熟的设备也好,都有一系列的技术支撑你。我们经常以为这个技术是你的财富,但是用对才是你的财富,而用的不对的话,会成为你的包袱。

  在微软,除了产品经理之外,我们有所谓的开发管理的三足鼎立模式,就是项目管理,更多地去定义一些产品的整体功能,和开发工程师以及测试工程师,这三足相互平衡,我们叫三足鼎立。

  这样的机制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如果你设计出产品但无法进行最终测试,这个产品是很难保证质量的,也是不可能给你机会投放市场的。因此我们强调要有三足鼎立的思维。

本新闻共6页,当前在第6页  1  2  3  4  5  6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创业网【 www.cye.com.cn 】-创业路上 与你同行

·相关新闻

·2010金科创业行天下●创投沙龙 ·《创业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挑战赛
·BTV《成长在北京》融资对接报名 ·人大明德女性硕士研修班
·YBC青年创业大讲堂将举行 ·3月25井冈山红色领军之道
·吉林通化3500亩用材林转让或合作 ·《中国教育机构名录》网上订购
·14日董进宇博士北京演讲 ·3月卓越领导力总裁训练营

·新闻评论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免责声明:  
  凡本网具体标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对本站文章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致电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删除。
 
最新资讯
   
 
创富之星
   

 
新书推荐
   
 
论坛精华贴
   

 
热点汇总
   
创业项目 创业计划书 大学生创业 创业好项目 创业故事 商机
创业板 大学生创业贷款 创业指南 小本创业 创业板行情 创业网
养殖业什么最赚钱 网上赚钱 怎么赚钱 做什么小生意最赚钱
染衣加盟 服装加盟 餐饮加盟 商业计划书 商业模式 品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