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从外部公司获得的委托贷款,足可见此开发商的资金链窘迫。”一名房地产人士评论称。
从事委托贷款业务最为积极、最被外界非议的当属香溢融通(600830.SH)。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先后6次放贷,在时代出版之前,其单笔交易年利率保持着21.6%的高息纪录。
香溢融通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该公司发放委托贷款及垫款10.29亿元,与此同时,上半年7.47亿元的营业总收入中,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非经常性收入达5551万元。
“我们已转型为类金融公司,商贸、房地产等业务带来的利润份额很小。对于委托贷款,公司都要求有抵押质押物。” 香溢融通证券事务部人士说。
风险倒逼监管
银行理财和委托贷款的高收益必然给上市公司带来高风险。
普益财富分析师方瑞表示,出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稳健性和今年较高的收益率,上市公司如有闲置资金,从事短期的投资也是一种短期的现金管理方式,但以此进行“套利”就不合适,尤其是挪用募集资金。
目前,一个月期的银行理财收益率在4%左右,但6月份在银行资金面紧张之时,收益率可达5%以上,当月底部分银行为揽储冲时点存款之需发行的理财产品,将收益率提升至6%-7%。方瑞认为,下半年理财收益率应还是一个振荡上升的过程,上市公司投资需求不会减小。
某股份行人士称,多数银行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操作都是采用“资金池”模式,投资者资金和所投资的产品并没有一一对应,风险亦无法全面防控。部分银行为了揽储或留储,将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拆分为短期产品,滚动接续发行。后期一旦接续不上,就可能发生连环风险。
不过,多名上市公司人士受访时仍然坚信银行理财产品的安全性,对风险几无认识,盲目相信银行。
“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大肆投资,角色错位了,许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事实上并不适合上市公司,他们绝大多数资产应以存款为主,或投资部分保本类产品,以安全为前提。”一名股份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说。
委托贷款方面,部分风险已提前暴露出来,激进者香溢融通是典型。
8月底9月初,香溢融通连发两则公告,宣布对三笔委托贷款共计1.1亿元展期。
2010年8月30日,该公司控股子公司浙江香溢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将3000万元委托宁波银行灵桥支行贷款给长兴众旺,委托贷款期限一年,年利率18%;同日,香溢租赁将3000 万元委托宁波银行灵桥支行贷款给长兴县振宇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期限一年,年利率18%。今年8月25日,香溢融通宣布对此两笔贷款均展期六个月,利率不变。
加上9月9日公告的一笔展期,该公司密集有1.1亿元出现风险敞口。
香溢融通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该公司逾期的委托贷款余额为0.97亿元,其中逾期1-90天金额0.87亿元,逾期90天-360天金额0.1亿元。按10.29亿元的委托贷款余额计,该公司此类资产的不良率高达9.43%。
“多数委托贷款都投向了房地产或相关行业,贷款的抵押物也大多是土地、房产,保值能力较强。只要把抵押物拿在手里,相信贷款都可以收回,无非是时间长点。” 香溢融通人士对记者称,目前公司的部分贷款只是暂时收不回来,因为国家对房地产采取了紧缩政策,开发商的销售回款较慢。
上市公司热衷理财也给投资者带来风险隐患。投资者将资金交给上市公司,但部分资金并不能得到定向和安全的使用。
前述建投能源公司人士直言,公司债的用途是“用于调整公司债务结构和补充流动资金”,实际使用起来很灵活,与购买理财产品并不矛盾。许多公司的资金都是集中管理,没法做到“专款专用”。
“对资本市场所募资金,政府部门没有什么监控,主要是靠各上市公司自律吧。”另一上市公司人士轻描淡写说道。
市场人士亦称,有关债券发行管理办法规定,发行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必须符合股东会或股东大会核准的用途,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事实上这在实践中已成为一句空话。如今实业投资时机不太好,诸多上市公司企图以投资收益弥补实业利润。
香溢融通有关人士直言,该公司对外放贷资金部分来源于此前对资本市场的增发融资。“增发资金除用于设立子公司等用途外,多出来的2亿多流动资金就变成了‘自有资金’。”
从募资到放贷理财,链条一旦打通,其后果将难以估量。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募集资金的监管,建立日常监控、检查制度。”前述股份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认为,日常监管的缺失助长了上市公司的投资甚至投机风气,监管层可加大处罚力度,对挪用募集资金投资的违规者采取高额罚款、没收违规所得、禁止几年内上市融资等手段杀一儆百。
另一股份行深圳分行副行长称,委托贷款业务诱惑力大是因为带给上市公司的收益率高,相关监管部门一方面应尽早对利率市场进行干预,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另一方面可对上市公司从事委托贷款等另类投资的比例作出相应限制,如此,既保护了投资者利益,也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亏损风险,亦可倒逼上市公司回归主业。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