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这一点,熊晓鸽更是早早就做好了准备,2009年为募集和谐成长投资基金,IDG资本在北京注册了和谐爱奇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作为该私募的管理机构。
“资金中的20%至25%将会被投向发展早期的中小型企业,其余的则会投向成长期企业。至于即将投资的行业,一个月后自会给一个满意的答复。”相信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结构对于熊晓鸽来说,早已熟稔于心。
而对于未来关注的领域,他毫不掩饰地指向了“消费”,在他看来,“从中国的GDP结构上分析,重要的发展就是消费服务业,个人感觉第三产业发展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为个人消费如果在GDP中的比重如果能达到到50%至60%左右的比例,就算比较好了。比如美国个人消费占GDP的比重在70%以上,而中国个人消费的比重仅为30%,未来至少存在20%的拉动空间。
正是这样,让熊晓鸽看到了消费领域的空间,他一面比划一面说道,“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所以我们投资时装等时尚业;人们希望更长寿,所以我们投资养生领域;人们有钱之后希望知道如何理财,所以我们也关注金融服务业;还有很重要的是人们想更高兴,所以娱乐、文化产业我们有很多投资。”
不难看出,凡是跟中国民众衣食住行相关的行业,凡是跟民生结合的消费行业,只要能够快速成长,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熊晓鸽便会从兴趣转而挖掘金矿。在他眼中,这样的选择同他1993年之后走入风投这一行,跑遍很多国家有着很大的关系,正是这些阅历,让他发现,“做投资,尤其是在消费服务领域,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必须知道人有怎样的需求。”
当然,还有一些带有原创的技术,尤其是能够很快得到应用的技术,他也会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