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至今还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见到携程创始人之一季琦时的印象,“和携程系的其他创业者相比,季琦为人更内敛一些,不爱说话。但是喜欢微笑,而且是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从携程到如家,再到汉庭的纳斯达克神话,熊晓鸽已经将季琦视为“牛人”,“他在10年时间作为创始公司CEO三次将所创企业带上纳斯达克,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创业英雄。”即便是当汉庭市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时候,熊晓鸽也未轻言退出。
表面上看,3次投资季琦,似乎有着个人的投资偏好或者说是投资惯性,而实际上,这却是熊晓鸽的“相马”之道,“投资一个项目,除了看总体的大环境和方向外,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不是技术。”
因为他曾经被第一个投资项目深深刺痛,那是在1993年涉足风险投资之后,投资了一家在上海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电脑电池的公司,开始看重的是这里的专业和技术,没想到两年之后投资资金全部打水漂。
由此他反省到“人”的问题,“再先进的技术,如果市场不认可,都是白费。如何能准确地把握住市场,最需要优秀人才。而优秀的人才,必须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果敢的判断执行力和与人合作的亲和力。”
这,大概就是熊晓鸽三度相中季琦的原因所在。
而现在,面对清华大学创业者训练营中一个个如饥似渴的创业者,他还是那句话,“选择宋江式的创业者”。
在他看来,尽管宋江又黑,又懦弱怕事,但是其他一百零七将在他的旗帜下能团结在一起,足以说明宋江良好的团队关系和领导能力;而其中的卢俊义,尽管因相貌丰伟、武艺高超而得到“玉麒麟”的雅号,但只能成为梁山第二首领。在熊晓鸽眼中,“能将那么多人忽悠在一起,攻城略地,每战必胜的人,就是最好的领导。
这是熊晓鸽“相马”的原则,也是他投资的初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