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突入中国注资浙江UPG定位“第四方”充当创业者“救命稻草” UPG的标志性模式即“桥隧模式”,主要通过在担保公司、银行和中小企业三方关系中导入“第四方”。“第四方”事先以某种方式承诺,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而无法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时,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便由“第四方”来购买企业股权……
觊觎中国市场多年,美国硅谷银行终于找到进入中国的落脚点。
近日,浙江中新力合担保有限公司(UPG)总裁周冀透露,UPG已与NEA和SVB(硅谷银行)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其中不仅包括获得二者1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还包括共享后者更多的国际客户资源,NEA和SVB的入股比例为30%左右。
据周冀介绍,SVB在美国做的金融业务里就有类似“桥隧模式”的理念,他们的业务很多都与风险投资挂靠在一起。一般来说,风险投资进入企业之后,SVB就愿意为企业贷款,共同承担风险,也共享收益,所以他们很快就能够读懂UPG的模式。此次,SVB意向投资500万美元,其中已实际到位280万美元。
在美国,半数以上的创业公司都获得过硅谷银行的贷款。在那些高科技创业公司眼中,硅谷银行的地位仅次于天使投资,因为在他们最缺短期现金流的时候,硅谷银行是他们最先想到的”救命稻草”。在注资UPG以前,硅谷银行已经同NEA投资基金合伙人朱敏、深圳市九策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注资成立深圳硅银担保投资有限公司。
“桥隧模式”化解风险
据UPG公司网站显示,UPG于2004年5月成立,2006年6月,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亿元,并更名为UPG中新力合担保,是目前浙江省最大的专业担保企业之一。公司主要股东美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5%股份,美都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175.SH)持有公司20%股份,其他55%股份由7名社会法人及个人股东持有,持股比例5%~10%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