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创业公司模式越来越与硅谷接轨
主持人:你1994年就在北京富国集团做风险投资,当时业绩状况如何?你做的项目中有没有失败的案例?
古永锵:我参与了富国集团4个创业企业投资,成功了3个,应该是75%成功率,这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1994年左右,硅谷的风险投资已经相当成熟,但国内的管理环境和人才环境都不行,你要投资就必须自己介入项目,自己去做管理,我就曾经做过科技新时代的总经理,负责媒体运营。
那时也是差异化管理,往往都是做一年或者一年半以后,人就要从一个项目跳到另一个项目。虽然你可能是做总经理,但做到差不多就得离开,无法真正进到企业中去。这也是我后来决定离开的一个原因。
主持人:你曾在斯坦福上学,硅谷创业机制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诞生谷歌这样的公司?硅谷的风险投资模式与中国目前的风险投资模式有何异同?有什么可以跟国内初创的小公司分享的经验?
古永锵:硅谷的公司一般都是创业团队持有公司股份,引入创投,以及与团队分享期权为主要模式。这种机制的好处是大家的利益都是一致的,会以公司的中远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谷歌也是如此。
以前的中国风投模式往往需要风投更介入公司初期的发展和管理,但近期有越来越多国内的创业公司模式与硅谷接轨。对于初创公司,我觉得有三方面的匹配度很重要:一、选择目标一致,相关从业经验丰富的创业团队;二、选择自己善长的,有发展前景的,有一定进入门槛的项目。创业项目与创业者的兴趣、机遇和核心竞争力匹配度Cye.com.cn都比较高,相对容易成功;三、选择投资方。一定要选择有真正长远战略眼光的投资方。他们在对行业的判断和企业发展思路上,与创业团队是协调一致的,彼此有非常好的沟通和默契。
主持人:当时马云说服软银总裁孙正义给阿里巴巴投资,据说很轻松,两个人就是在谈判间隙,一起去了次洗手间就谈定了。
古永锵:对,马云能把孙正义搞定说明他的确是个人才,尤其在那么早期就看到电子商务这个方向是马云独特地方,这当然也有很多机遇在里面,事实往往就是这样,很多大的决定,你如果需要花很多时间去考虑,有时候反而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