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板的企业高管为套现而辞职尚且大有人在,创业板沦为“套现板”的概率自然更高。此外,创业板市场设立初期,上市公司数量少,规模小。加之沪深主板市场一贯的“炒新”行为,难免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出现盲目追高的“过度繁荣”。如果投资者试图以小搏大,将这种投机心态带入创业板,将会承受比主板更加巨大的投资风险。
第三是退市风险。企业的快速成长本身就难以持续,再加上市场波动、技术更新、团队离散……创业板上的企业注定活得小心翼翼,其根结便在于创业板的“直接退市”规定。该规定指出,企业即便没有出现亏损,只要出现以下情形之一且限期内不能改善的则将启动退市程序:1。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净资产为负;3。股票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
换言之,创业板不会出现ST、*ST等警示过渡阶段,无数主板公司连续亏损却通过买壳、借壳最终重组的取巧故事,将会在此绝迹,创业板极有可能成为“退市板”。
如果遭遇退市,投资者手持股票的流动性和价值都将急剧降低,甚至归零。这也是投资创业板最大的风险。
企业:别吊死在一棵树上
多年来,融资难题一直是困扰着中小企业发展的桎梏。因此,不少渴求资金的企业,把希望寄托在了创业板上。而根据证监会此前公布的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市场普遍预期,首批企业最快可能在今年10月份挂牌。
一时间,创业板成了中小企业热捧的“香饽饽”。仅深圳一地,就有30多家企业吹响了“备战创业板”的集结号。然而,那些死盯着这个融资渠道的企业尚未意识到,如果企业真在创业板上孤注一掷,可能恰恰适得其反,延误企业融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