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的开启让吴建的心“乱”了——到底是上创业板还是中小板?这样的抉择确实让人“伤透脑筋”。
经历十年的等待,创业板终于来了!2009年5月1日,对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和创投公司来说注定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一天,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随着创业板上市规则等后续政策的陆续颁布,创业板渐行渐近。
2000家企业完成“尽职调查”
“创业板终于来了,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说起创业板,陈浩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陈浩是浙江四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SEE)的董事长,20年来一直执着致力于水处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水处理系统解决等工程。陈浩一直有个梦想:通过到资本市场上市融到资金,并用专业的水处理技术,还人们一个青山绿水的生活环境。但是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陈浩实现梦想的“心头病”。虽然陈浩的公司运作得比较好,也有自己的科研专利,但由于企业资产规模不大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要在主板和中小板上市似乎不太现实。陈浩一直对创业板寄予厚望,创业板的“开闸”无疑给他带来了良机。
据深交所粗略统计,为了上创业板,目前全国已有2000家企业完成了保荐人对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全面摸底的“尽职调查”。经过十年磨砺,国内的小企业终于可以在绚丽的资本舞台上一展身手。
创业板:有近忧也有远虑
“创业板上市规则出来了,我们到底上创业板好还是中小板更好?”这是创业板上市规则公布以来蓝天(化名)接到的第三个电话了。
蓝天原是一家国内知名创投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因为工作原因结识不少公司老总。自创业板即将推出的消息发布以来,这样的咨询电话明显多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