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还没有想好到底上哪个板,等专业机构的评估报告出来后再做决定。”吴建说,他们的状态也代表了很大一部分企业的境况:一边在中小板排队上市,一边密切关注创业板的进程。
作为浙江本土资深的创投人,浙江华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宗佩民则对创业板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他认为能上创业板的企业往往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创新的模式、技术以及影响力,在他眼里,这类企业代表的正是未来中国主导产业的新兴力量。宗佩民坚信,未来创业板的好股票一定会大涨。
宗佩民所说的“大涨”也并非个人的空想,在纳斯达克历史上,大涨的股票案例不在少数:1997年5月亚马逊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上市时的价格为每股3美元,到1998年年底股价已高达209美元,仅仅18个月时间,价格接近最初的70倍;另一个叫做TIE的企业,是在美国和欧洲唯一有主要钛生产设施的综合生产商,在其上市的4年时间里,股价涨幅超过200倍。
“创业板好虽好,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宗佩民补充道,“无论是主板还是中小板或者创业板,国家在设定相关板块的时候会有不同的定位。中小板适合一些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如主板品牌企业的零配件供应商、代理商等产业链中的中坚企业,这类企业规模较小,有特色,行业地位高。而创业板是Cye.com.cn给新经济、新技术、新模式等代表中国未来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准备的,适合像互联网、工业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优秀企业。”宗佩民同时强调,“当然上创业板的企业存在技术、模式容易被模仿或被同业并购等,风险相对要大些,这些风险企业需要事先考虑。”
对于徘徊在创业板和中小板十字路口的企业,陆成渊也给出了建议。他认为,风投最终是以实现资本市场的顺利退出为前提的,有风投的企业在上市的时候要考虑不同板的资本市场平台。从这个角度来说,能上中小板的企业还是上中小板比较稳妥。而企业上创业板一定要谨慎、理性,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成就市值暴涨的神话,企业一旦退市的话搞不好会伤及自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