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际会,已经有人在说新能源是“第四次科技浪潮”,因为“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引发产业转型和催生技术革命,世界经济因而获得复苏和繁荣的动力”。
如果真是如此的历史际遇,风险投资家应该是最兴奋的,他们在“第三次科技浪潮”——IT和互联网的舞台上已经越来越感到平淡无奇。
事实上,大多数风险投资早几年就在自己的投资方向上加入了“替代能源”、“环保科技”等类目,还有的干脆以绿色环保能源作为自己的主投方向。那么在喧嚣与躁动的新能源产业,风险投资家究竟如何以理性的“鹰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寻找到真正的“明日之星”呢?
方向感
“在中国能源产业做投资,首先要看清楚一个根本问题:这是个国家主导的高度垄断的产业。无论什么能源,最终的买单者都是大的国企。”智基投资合伙人林霆说,“所以我们在中国做投资,一定要深刻理解中国的能源产业政策。”
这句话的潜台词不难理解,无论是光伏发电还是风电,最终能不能上网商用,都取决于华能、国电、大唐等5大国有电力集团的态度;液态生物质能的商用同样需要经过中石油、中石化遍及全国的加油站。
逐渐“做大做强”让能源垄断巨头们的话事权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些大企业的一把手有的是部级,有的还是中央委员,你能源局的一个副部级干部的话他们听也不会听。”一位业内人士说,只有上至国策层面的推动力,才足以影响能源巨头。
而目前,国家层面的选择很明显。今年一季度,“太阳能屋顶”计划出炉,财政将对三类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进行补贴;而随后推出的“金太阳”工程将以更大的力度来推动光伏产业发展。7月25-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吉林省考察时,就发展风能发电提出七点意见,其中包括:我国具备发展风能的自然条件;我们具备发展风能的工业基础和研发力量;要集中力量开展风电并入电网的技术攻关。
“从中国政府的观点来看,未来一两年内投资风能应该有比较好的机会,我们就顺着这个潮流往前走。”智基创投总裁、管理合伙人陈友忠告诉《商务周刊》,从2004年第二期基金开始,智基把替代能源当作新的投资方向,具体来说,智基关注太阳能应用、节能技术、风力发电的制造环节、储能电池等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