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两年之后,“收购狂人”江南春再度出手。
2010年12月30日,分众传媒斥资6100万美元购买华视传媒(股票代码VISN)新发行的股份,以每股3.979美元的价格,认购1533万普通股。分众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与华视传媒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利民,也将各自认购华视传媒新发行的102万股普通股。
交易完成后,分众传媒将持有华视传媒发行的在外股份约15%,江南春个人持有1%;李利民仍将是华视传媒的最大股东,持有17.2%,并继续担任华视传媒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这笔交易预计将于2011年1月初完成。分众传媒和各投资方分别将在交割日向华视传媒支付80%的价款,并以本票方式交付其余20%的款项。本票项下的付款将于2011年3月31日到期。
不过,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财务投资,一切源自2009年10月的一场局中局。
伺机而动
电视与互联网,始终是江南春心中最渴望的两种资产。
不幸的是,插手互联网的尝试,随着2009年9月分众与新浪合并案被主管部门叫停而流产。
这次通过入股华视传媒、进军地铁与公交电视领域的机会十分偶然,却也把握得非常精准。
就在江南春出手的一天前,华视传媒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旗下子公司Vision Best已于12月27日向数码传媒集团(Digital Media Group,以下简称“DMG”)前股东提起诉讼。多家机构被指在华视传媒收购DMG的过程中涉嫌虚假包装财务报表,粉饰DMG的业绩,使华视传媒出高价购买。
自从华视传媒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以来,股价曾冲高至25美元左右,受收购子公司数码传媒集团支付大量现金的影响,2010年开始财报都出现亏损。以第二季度为最,营业亏损高达9550万美元,主要原因则是因为该季度对2008年收购的六个广告业务实体中三个实体相关的商誉及无形资产记录了8910万美元的一次性非现金减值费用。
而且受DMG前股东涉嫌财务造假影响,华视传媒股价继续下跌,此次江南春的购买价格正是华视传媒股价的历史低点。
尽管收购DMG遭遇变局,不过华视传媒的价值却在不断放大。一旦度过整合的阵痛,其作为公交及地铁最大移动电视媒体公司的地位,向来看重全面营销解决方案的广告行业必然会买账。
易观国际分析认为,分众传媒与华视传媒二者资源的价值互补性,是这次双方合作的最主要因素,“华视传媒在完成地铁资源整合后,通过进一步完善户外移动电视收视标准、加大与传统媒体整合力度等战略举措,其在户外移动电视市场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得以稳固;分众传媒的参股,将在资本层面有效缓解楼宇、商场超市与公交地铁渠道的新媒体行业竞争压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