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创始人卡森·布洛克
今年以来,曾经红极一时的中国概念股在北美资本市场遭遇集体做空。这场针对在北美尤其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的猎杀行动,被业内称为“屠鲸行动”。
中概股被大举停牌、摘牌、限制买入。Wind资讯显示,今年前11个月,累计从美国主板市场退市的中概股有28家,而目前在美通过各种类型上市的公司总计为257家。这意味着每10家中概股公司中,就有一家离开美国。
受巨额利润诱惑,许多做空者已从上市公司天然的“监督者”,变异成不择手段的逐利者。纽约一家对冲基金经理说,过去一年投资中国股票唯一的赚钱方式就是做空。
12月3日,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Forbes中文网、国浩律师事务所共同发布《在美中概企业问题分析及退市转板策略报告》,该报告显示,最后真正被证实有问题的中概股只是少数。而很多中概股受到攻击的理由都是无中生有,或者存在对国外规则理解上的细微瑕疵。中概股群体却因此代价惨重。即便做空机构被指控为故意操纵股价,也鲜有中概股公司有精力和金钱诉诸法律。
真正可怕的是,做空中概股的产业化趋势进一步深化。目前,做空中概股在美国已形成一条清晰的产业链,狩猎者主要有第三方研究机构(发布虚假研究报告)、对冲基金(做空股票)、律师事务所(代理集体诉讼)。
信息是整个做空产业链的核心“原材料”。那么,做空者如何获得中概股的财务数据、客户资料、股东信息,谁又出卖了公司的商业机密?
正如打猎需要一条好猎狗一样,“屠鲸”这样的大行动,自然不是浑水、香橼这样一两家公司就能完成的任务。据记者调查了解,做空者的信息资料大多来自国内非法研究机构,整个做空过程伴随着商业间谍、收买勾结、偷盗窃取等行为。
出卖
青岛联信商务咨询有限公司(下称青岛联信)在华尔街的中概股做空圈子里声名鹊起,始于做空机构浑水公司(Muddy Waters)几单成功的中概股做空案例。
青岛联信的官方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1997年,致力于专业化的信用资料及信用管理服务,具体提供的内容包括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资信调查、信用报告、应收账款管理、欠款追收、企业查询、市场行业调研等。
最先从青岛联信手中购买信用资料的华尔街客户并不是浑水、老虎基金这样的专业做空机构,而是一些独立投资研究者。
2009年,从来没有到过中国大陆的美国独立投资人John Bird成功猎杀中国天一医药(CSKI),青岛联信提供的一份中国天一医药的工商资料,被John Bird形容为“这些文件就像是给一个临终病人照X光”。
类似John Bird这样的独立投资者对青岛联信的追捧,为青岛联信招来了专业做空机构和对冲基金的订单。
一家遭遇做空的中概股公司总裁告诉记者:“浑水是青岛联信的大客户,其辉煌战绩大多离不开青岛联信提供的信用资料;随着浑水名声大噪,青岛联信也成为华尔街中概股做空圈内的著名咨询机构。”
自2009年成立不到一年半时间,浑水做空了八只中概股。2010年11月,浑水仅用23天猎杀了中国新能源企业大连绿诺(RINO),成为做空者的一次标志性战役。
最近两个月的密集做空中概股行动中,青岛联信出售的工商资料再次充当了武器。今年9月1日,多伦多上市的希尔威金属矿业有限公司(SVM)收到一封6分加元平邮匿名信,信的大标题是“希尔威可能存在高达13亿美元的会计欺诈”。在匿名信的首页,匿名者以注释的形式暗示其信息来源:彭博(Bloomberg)曾在文中描述,这些数据可以从中国信用报告供应商青岛联信获得。
“匿名者如此供认数据来源的方式很巧妙,拒绝直接透露消息源,又暗示了获取数据的途径。” 希尔威的一位高管对记者表示。
随后,希尔威以客户身份用1500元向青岛联信购买了一份自己公司的工商资料,发现这份资料与希尔威向工商总局申报的资料一样。后来,青岛联信的负责人向希尔威坦承,青岛联信今年确实将希尔威的工商资料卖给了三家公司,但拒绝透露是哪三家公司,并且任何人花1500元都可以买到这份资料。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