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开复现在的倾向主体是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是补充。
因此,开发有趣、实用的产品成了创新工场切实可行的目标。“豌豆荚”手机精灵软件即是例证。
李开复不厌其烦地诠释“创新工场”的理念:(天使投资+创新产品)×规模化。然而,天使投资和规模化统统缺席,现在唯一面世的仅仅是还被称作91助手的山寨版的“豌豆荚”软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超过110人的公司就会产生很多“阶级”,企业氛围就不会很好。李开复推崇这个结论。因此,他一直强调希望做一个非常松散、非常平等的公司,而不是非常官僚的公司。“108将刚刚好。”
然而,据了解,现在工场工位都不够用,甚至两个人挤在一个工位上干活。最近要搬到第三极,面积是现在面积的4倍。公司大了,人员多了,官僚化了,李开复又将如何面对?
李开复曾经提出:“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每一个员工赶快离开,而不是让他们留下来。因为他们离开了,就意味着创业成功了,公司上市了。”
这是李开复希望永远保持一个充满活力的适合初期创业的平台的设想。而据记者了解,每年都会分六七十个人出去,然后再招六七十个人来的想法,现在也并没有实现。
另外一个让他困惑的地方是“其实今天中国的青年人都想创业,但是都想做老板,却不想参与别人的创业。”
以至于他想拉拢一些优秀的人创业,可是“他们一部分人觉得工资太低,一部分人觉得风险太高,还有大部分人觉得我不是老板,我是帮你打工,这些错误思维其实也是现实,造成你很难招聘一个团队。”
他声称参与创业,然后再主导创业是一个更健康模式。实际上,创新工场并没有招募到一批理想的牛人。
李开复转而“招聘最有能力最有潜力的创业者和工程师,我和我的团队会指导、培养他们,除了我们自己做创业教练外,我们的知名投资人也会抽空来指点公司的精英团队。”
富士康科技集团郭台铭、联想控股的柳传志、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俞敏洪、YouTube创始人的陈士骏这样成功传奇的明星创业者中真的有时间来共同辅导创新工场的青年创业者?事实上,关于他们和创新工场的亲密接触的事宜鲜有耳闻。
“我们一年之内肯定会募集到这8亿,然后在五年内花完。”李开复接受媒体采访时放出狠话。记者经多方渠道了解,无法确切知道这8亿元的投资一年内是否真的已经全部到位?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