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胡总监不顾别人反对,以不称职为借口撤了A的职,并将其派到公司设在江苏的一个分公司做销售代表。临行之前,胡总监还假惺惺地为A举办了一个小范围的欢送宴会,对A说:“江苏某地市场潜力巨大,只有派你去,我才最放心。”其实大家心知肚明,A此次去只是一个基层销售员,无职无权。然而,A对此毫不介意,依然谈笑风生。大家都很奇怪A为什么不辞职,没有人知道,他正在酝酿一个秘密计划。
几个月后,A出版了一本书,是专门研究IT企业如何失败的,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本书是以A工作过的这家公司为案例模板的。随后,A辞了职,到一家管理咨询公司担任市场总监,一年后他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网络公司。A辞职后没多久,营销部的骨干纷纷跳槽,公司的年度业绩跌入历史低谷。而这一切都是在胡总监的“苦心经营”下造成的,老板这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撤了胡总监的职,但为时已晚,公司终因错过了最佳发展机会,只能艰难地维持着。
好马往往是烈马
中国有句古话:好马往往是烈马。讲的就是奴才听话没本事,人才有本事难驾驭。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奴才得势的时候多,人才在一些关键时期起过重要作用,但多数情况下失势,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正是由于老板们的“朱元璋综合征”在作祟。
创业时期或当事业发展不顺利时,企业需要人才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然而一旦大功告成,老板就会逐渐嫌弃起人才来,认为他们个性独立、性格倔强,无法接受他们的犯上直谏,于是往往导演出一幕幕“卸磨杀驴”的悲剧来。
尤其是目前的企业营销界,可以说是人才济济,然而真正得到老板肯定并得以施展抱负的却寥寥无几。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优秀的营销人员往往有个性,不愿意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敢于对老板说不,因此被老板视为目中无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部分老板管理方式粗暴,缺乏驾驭人才的技巧,习惯于下命令,容易让人才产生抵触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驾驭优秀的营销人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