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末,印度小子普拉纳夫.米斯特利 ( Pranav Mistry )戴着简单的投影设备,仅通过身体手势就可以打电话和收发邮件的视频在互联网上受到了热捧。这个名为“第六感”的新设备在视频录制现场的TED(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大会上展示,主办者——见多识广的《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将该发明称作“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两到三个发明之一”。 目前“第六感”的设计难称精巧,甚至有些粗陋,但其对于长期困扰着人们的人机对话技术却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意味着某天人们真的可以将鼠标扔进垃圾桶来实现与电脑真正的人机对话。
人机对话的“第三只眼”
在这段视频中,来自人机互动技术创新重镇——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印度籍博士生普拉纳夫.米斯特利 ( Pranav Mistry )展示了他的发明。展示中既没有复杂的电子设备,也没有炫酷的大幅显示屏,米斯特利就像在表演徒手魔术,用一双套有不同颜色指套的手展示着曾经只有在科幻电影中才能见到的人机交流场景:用手凭空比做取景框的样子,就能够将框中景物拍成数码照片;用手指在手臂上虚画个圈,上面便会投射出表盘图像,供人读取时间;想打个网络电话,摊开手掌,点击上面显示出的拨号盘,就真的可以以手为机打电话了;用手指在空中画出一个@,系统立刻打开邮箱查收邮件;读报纸或者书籍时想了解更多延伸信息,可以把纸面当作触摸屏,直接在纸上指指戳戳便可以点开相关视频或网页;觉得作者某段文字写得不错,想留作参考?用手指抓取纸上这段话,抛在你电脑屏幕上的空白文档里就好了。
不用在电脑菜单里找来找去,不必学习软件的功能键在哪里,做个人人都懂的手势,电脑立刻心领神会并进行操作。不需要键盘鼠标、昂贵的触摸板,任何平(博客)面——白纸、桌子、报纸、手臂甚至空气都能拿来作为“触媒”。更酷的是,这套设备看起来既简单又便宜——一个摄像头(和一面镜子)、一台微型投影仪和一个可实现高速无线上网的智能手机,经过后续改进,连指套都已经被省略掉,仅凭摄像头便能识别各种手势。
虽然还未商用成型,但是它的便携性是无可置疑的。米斯特利携带这套设备的方式是:用一根绳子将三种便携设备串起来挂在脖子上。最初,他干脆称它为WUW (Wear Ur World,“戴上你的世界”)。最终这款设备被称为“第六感”,原因在于,在米斯特利看来,与目前占据统治地位的“鼠标+键盘”的人机互动方式相比较,该设备如同人类的视觉、听觉等五种感官一样可随时随地应用,如同获得了第三只眼睛或者被加强的脑神经系统,它的效用近似于赋予人类第六种感官,使获取网络信息如同隔空取物一般自然。
“第六感”的技术原理并不复杂。首先,它通过摄像机跟踪手势信息并采集外部图像数据,然后传输给连接高速无线网络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利用基于云计算和本地运算的强大运算平台对手势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后,将分析结果传输给微型投影仪;在此之后,微型投影仪便可以在任何平面上(墙面、桌面甚至手掌和别人的衣服)上以图像方式输出信息。
简单的结构使得“第六感”的成本颇具竞争力。成长于印度的发明者将这款设备的成本控制在350美元以内,这使其潜在的商用前景显得极为诱人。目前,米斯特利正和三星公司合作开发一款带有投影仪的手机产品。谈及这款产品,米斯特利认为它实现了程序简化和功能提升,与一般智能手机相比,它增加了手势识别和投影成像的功能,使人机互动界面更丰富和自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